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70|回复: 1
收起左侧

[研究讨论] 小说基本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说写作常识一二点

  小说整体上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

  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生活,这是小说的基本目的。这个社会指的是广义上的社会,所谓展现这个社会,包括展现社会背景、揭示道理等诸多狭义上的概念。这个要表现的东西,就称作小说的主题。小说如果没有达到反映社会的目的,就不能是一部完整的小说。

  最基本的小说有三个要素:情节、环境、人物。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反映客观存在社会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直接服务于展现客观社会。

  小说的情节起着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情节部分可直接服务于展现社会亦可通过表现人物性格间接服务于展现社会。

  小说情节理论上由四个固定因素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除此以外,也可以包括两个选择性因素,即序幕和尾声。

  在实际创作中,这六个因素可以灵活运用,不必拘泥于格式。结构上需要时,我们可以省略、重复、结合、错序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从而构造出适合展现社会的结构。

  有几种比较常用的格式:

  一、由结局做开头进行倒叙。

  二、有高潮或发展作开头进行插叙。

  三、在写作中故意忽略除高潮以外的其它结构因素,进行收缩叙述。

  这样的组合方式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所有的结构因素都可以自由变动,但所有的结构因素也必须有不少于三个的实际存在标志,否则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困难。。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背景(狭义)和自然背景。其中,社会背景直接为主题服务,而自然背景则是通过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间接为主题服务。

  在整个小说的叙述中,常见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叙述人出现在情节中。此种方式最大优点是便于心理描写的展开。

  另一种是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叙述人不出现在情节中。此种方式最大优点是便于多个线索的交叉。

  此外,新生文学还有第二人称叙述的方式,例如西方现在正流行的某些悬疑、奇幻故事。此种小说最大优点是吸引读者,但广义上来讲,此种叙述方式依旧归于一、三人称叙述。在创作进行时,作者也应按照第一、三人称进行构思。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的语气,确切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是书面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

  标点符号主要分为两类,即标号与点号。

  点号包括句号、问号、逗号、叹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好、专名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按章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以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其中,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一个较大停顿;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标号主要标明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包括酒中。

  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句号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章中出现。

  1、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的停顿。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句号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例如:还是给我说一下吧。

  3、句号用在复句的后面。由两个以上分句构成的复句,其中的分句不再是独立的句子,末尾只能用逗号或分号,句号只能也必须用在整个复句的末尾。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句号用在省略句的后面。有的句子依靠上下文构成了一个或几个成分,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就叫省略句,末尾应用句号。例如:许问道:“他叫什么名字?”“李善。”

  5、句号用在无主语句的后面。只有位于而无主语的句子叫无主语句。它不依靠上下文也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无主语句末尾用句号。例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文章段首的小标题后面用句号。相当于小标题的词语,后面可以用句号或冒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而在其后空一格再写这个小标题要讲的内容。例如:

  据预测,未来消费将出现五大趋势:

  一是儿童消费无穷。到21世纪……

  二是老年拜见消费不断扩大。中老年……

  三是情趣和“贵族”消费将更加突出。到21世纪……

  四是文化消费发展迅速。随着人们的收入……

  五是购物从“最大满足”转变为“较小遗憾”。……

  7、句号用在事件发生的处所或时间的独词句后面。只有一个词或一个偏正词组组成的句子叫独词句,它常出现在剧本的说明里或记叙文的开头部分,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成分,末句用句号。例如:夜。

  8、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的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用句号。(不用也可,通常不用。)

  句号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用起来就不容易和分号、逗号分清楚。有的人将长把该用句号的地方误用为逗号,有的就干脆“一逗到底”;有的则把该用逗号的地方误用了句号,割断了完整的句子内容,不能准确地比阿达意思,歪曲甚至违反了些文章的意图。要真正掌握句号的使用方法,须稽核句子多琢磨、多分析,不通过实例是不能掌握的。

  (二)问号

  问号用在疑问句句尾。疑问句中,不论是一般询问,还是责问、范文、商量、设问自答或不需要回答而与其是疑问的句子,末尾都用问号。例如:

  你怎么不说了呢?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把笔借给我,好吗?



  人的思想从哪里来?是上帝赋予我们的吗?不是。市自己脑袋里的吗?也不是。



  问号的用法有:

  1、特指问句用问号。特指问句是问话人提出问题,由答话人回答的问句。特指问句中不论有没有“呢”“吗”等疑问语气助词 和“什么”“怎样”等疑问代词,末尾都用问号,用几个问句就用几个问号。例如:

  在莫斯科街头,常有人围着我们的“奔驰”轿车问:“用两辆‘伏尔加’换不换?三辆呢?”



  疑问句一般要用“呢”“吗”等疑问语气助词。如下面例句中的疑问句“现在您不喜欢我吗?”但有的不用“呢”“吗”等疑问语气助词,同样是疑问句,如下面例句中的两个“非常”,第一个“非常”后面用问号就表示疑问句,第二个“非常”后面用句号就表示陈述句。



  “要是您能听话,我就会非常爱你。”



  “非常?”



  “非常。”



  2、反问句用问号。反问句是把明确的见解用法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借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性。



  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是明知故问,不需要对方回答。它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形式上是肯定的,意思上是否定的;形式上是否定的,意思上是肯定的。反问句末尾用问号。例如:



  他们可以爱你,可为什么不给我这个机会?



  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反问句的语气缓和,可看作陈述句,末尾可用句号;语气很重,感情强烈,末尾可用叹号。例如:



  他竟然这样对我,还哪有什么尊敬可言!



  3、设问句用问号。设问句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不要求别人回答,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句终用问号。例如: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上帝。



  例句利用疑问语气突出了叙述人对上帝的信仰,效果好于陈述句。



  4、选择问句用问号,中间常用“还是”或“是……还是”等关系联词语,或“对不对”“好不好”“去不去”等词语。选择问句可以用“呢”“吗”等语气助词,也可以不用。例如:



  我再问你一次!你是要命呢?还是要钱?



  5、独词句表示疑问语气时,末尾用问号。例如:



  我?……



  6、对句子里某一词语有疑问,用问号表示。例如:



  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



  这句话是鲁迅文章中出现的,其中的问号就是表现了他对文坛的不满。



  对生卒年不详或有疑问的,用问号表示。



  曹邺(816—?),贵州人……



  8、在疑问句构成的标题或小标题后面用问句。例如:



  友谊,还是爱情?



  使用问号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只在末尾用问号。问号是句终点号,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倒装疑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尾用问号,不要再句子中间用问号。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问句,是用一个问号,还是每个分句后面都用问号,一般来说有两种用法。                   
  选择关系的复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中间用逗号,不用句号,因为复句只能有一个句终标点。                         
  选择问句的几个较长部分,又是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的后面用问号。

  (3)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句子中有疑问的词语,有表示疑问的形式,又有疑问的语气,使很明显的疑问句,句尾应该用问号。但是,有的句子用了表示疑问的词语或者疑问的形式,但并不要求回答问题,这只是陈述句的一种情况,不是反问句,应该用句号或逗号,而有的人却把它当疑问句误用了问号。这是使用问号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说”是什么?
巴尔扎克: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普鲁斯特: 小说是沉默之子。
大江健三郎:写小说是救赎。
张承志:  小说是一种堕落的形式。
格 非:  小说是过往记忆的出口。
赵本夫:  小说是个可以做梦的地方。
色 波:  小说是杂草,其真正价值和独立存在的理由都产生于它放弃了成
      为大树和鲜花的愿望之后。
张大春:  好的小说能够显示小说的自由,不能显示出小说这门艺术的自由
      的小说,大体而言,就是故事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20 收起 理由
emem + 20 很好的基础文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再学习。面对好东西时也不能潜水




------------------------------------------------------------------------------------------------------------------------------------------------
BS过我骂过我的人可以无视我。我也无视你们。我只对有用的素材感兴趣。呵呵。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2 23: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