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3|回复: 29
收起左侧

[研究讨论] 关于写手的自身理念的求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样的疑问不存在于纯粹的卖萌和搞笑作中。


众所周知,一部作品不仅仅只是作者对于一个故事的叙述,其间更是参杂着一些其他的情感和目的。对于理念的突出,情感的设想,抑或仅仅只是将自身的迷茫化作故事的形态提供给所有读者思考。故事的好与坏,浅薄与深邃,与作者所投入的精力心血还有其自身心态理念有关。风格不同的作者,与其说使其语言文字风格的不同,事实上该说是其深层信念上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的心态和信念,在同一个事情上所抱持的不同看法催生出了故事走向和故事现象上的巨大差异。
所以说,一个合格的作家或者写手,锻炼并作舟拥有属于自己的信念是写出成功作品的必经之路。
敏感而纤细的神经,对于故事的完全剖析,统筹起来说是一个人对于一个故事最综合的感觉。一个人独有的世界观(综合起来说是理念吧),会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喜恶反应,对于耽美,百合,泣郁,热血,黑暗等等,总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当然,这样的自身理念也会带到想要成为写手的我们身上。
身为想要成为写手,想要写出成功作品的我们而言,这样的理念既是助力也是阻力。对一个故事深层的敏感剖析,能让我们自身更好的融入内心的故事运作,从而统筹出一个合乎逻辑的故事走向。但同时,迥异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的理念摧毁整个故事的意识形态。
我的思想正常吗?大众化吗?杀个人,死个妹子,领个便当很普通吧,很多人都这么做过吧,渐渐地,失去自我,不知道感动,悲伤,兴奋,纠结为何物,不知道他们的感觉,不知道他们出现的场合,也许,杀戮会让人觉得兴奋,也会让人觉得悲伤,这样没有参照基准的理念,可能让自己的内心在无意识中走上邪道。
虽然只是预见,但我的确存在这样的担忧。偏离那道基准线,人的内心也随之扭曲,到那个时候,自身认为的情感就可能与基准产生差异,那样的理念如同狂人和疯子一般。虽然电波或者其他另类也有成功之作,不过那并不是我的追求。
而反过来看日本的轻小说或者动漫,大多数成功作家毫无疑问都跨过了这道坎。无论作品的外显指向何方,内心中最深层的基准点并没有扭曲,鬼畜也好,嗜血也罢,都是这些作家基于基准点而推导出的一种演化,换句话说,他们明白何为正常人,也同时明白以正常理念向何处发展能产生一种他们想要的效果。
那道基准线,谁能够说得清?如果只是普通的读者,不必要深层次去反向推导揣测作者的意图,普通的写手,也许也不需要像这样深层次的去思考深层次的理念。但如果要面对触及人生理念和意义的作品,身为写手的我们该如何保证自我的不扭曲呢?我们因该如何找准那条基准线,基于此可以自由创作出想要达到的氛围呢?
啊啊,对了,还有一个问题,在下很想知道,各位在看别人的作品或自己创作时,如何平息自己的感情波动呢?有感情波动可以让创作激情更为愈烈,但同时入到自己不喜欢的场景和桥段也会让自己陷入低谷,读者也就算了,身为写手者应当不是一个太好有效助力,但又觉得如果强行泯灭这样的冲动,心中太过虚无,也无法再次创作出有激情的作品。毕竟,心理的冲动是创作的源泉嘛,各位是如何忍耐或规避的呢?也许还能有有效利用这种纤细神经的方法呢?

啊,写了那么多,我的表达不是太好,不知道别人看不看得懂,总之如果有能够明白的人物,请不领赐教,谢谢

发表于 2012-8-12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东西的时候彻底性不会涉及到负面因素所以不好说什么……
不过一般世界观下的文章,把基准定位为社会大众三观怎么样?重视生命的价值,不要随便杀掉无辜人,主角不能对人的死无动于衷,重要的不是人类死去的事实,而是主角的态度。即使这样还是不要杀太多人比较好,把自己代入进去看看,身旁有人死多难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kfone 于 2012-8-12 12:04 编辑

顺便一说,最初让我有这个困惑的就是FATE(NIGHT也好ZERO也罢),虽然个人钟爱泣系,但FATE所展现的确让人震撼。
我开始思索,无数人喜欢FATE,无数人同人FATE,但事实上无论故事性怎么样,FATE其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演变,是作者本身理念的体现。所以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很多小说评论的确点播的到位,到知道终归只是知道,能看懂罢了,要写出这样的作品,就要无限接近作者所持有的理念,同人也好,重制也罢,这是第一次让我了解到合格作家的这一深层次资质,而后顺着考虑下去,就开始产生迷惑和疑问了。如果有跨过这道坎的人,应该可以知道这条途径吧,只是反过来逆推而上,前方好像是迷雾重重。
当然这一层次我也有想过,不过大众可以接受的理念并不等同于普通的世界观,那不是一个定则,而是一条准则。故事的变化性不能被扼杀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打个比喻的话,评测制式标准答案罢了,我们希望能窥测到解题思路,但这又不同于我们读书,而是要无限趋近于那种理念,藉此拥有类似的想法。设计人物也好,设计剧情也罢,一个主题,一个理念所演化出的故事,把它用那样的方法表现出来,小说原本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但是,要从标准答案推导公式,这不太可能吧,会迷路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wanman + 1 数个月不见我已经完全跟不上你的思路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kfone 于 2012-8-12 12:33 编辑
wanman 发表于 2012-8-12 11:55
写东西的时候彻底性不会涉及到负面因素所以不好说什么……
不过一般世界观下的文章,把基准定位为社会大众 ...


也不是那么说,不是经常有人在寻求故事上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想要寻求变革,不被别人事先洞悉剧情么?
这其实就是一种结果论,其本质就是这样一种理念的拥有,怎么想,不普通的想,但又不能让自己扭曲,从本质上剖析它的思维途径
不该从答案上思考,而是从思路上思考,我觉得是这样
发表于 2012-8-12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說都是寫人的,劇情是為了塑造人物,描繪出的世界也是由人組成的世界。
如何塑造出活生生的並非符號的人物,對於筆下的人物,想要歌頌什麽,想要唾棄什麽,想要探討什麽,這才是身為作者動筆前事先瞭解的東西吧。
发表于 2012-8-1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绯色の旋律 于 2012-8-12 13:06 编辑

写了一堆理论然后又删掉了…毕竟我不太确定是否真正看懂了写这篇理论的你kkf想表达些什么。
但是我始终不太赞同,要写与某作者同性质的作品要无限近似与那位作者的理念。但是也没办法说出个所以然来。
不说话,看理论。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kfone 于 2012-8-12 13:25 编辑
绯色の旋律 发表于 2012-8-12 13:00
写了一堆理论然后又删掉了…毕竟我不太确定是否真正看懂了写这篇理论的你kkf想表达些什么。
但是我始终不太 ...


好久不见了呢,旋律
然后呢,这个理念可不是什么定性的东西哦。
简单地说,怎么样的场景,怎么样的发展可以燃呢?可以泣呢,可以郁呢,甚至可以鬼畜呢?
每个人内心里的定义都不一样吧,死了人的场景,有人觉得热血澎湃,有人觉得血腥残暴,有人觉得像凉白开一样平淡无奇,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便是成名作家,他们内心或多或少都是存有差异的,完全同化是不存在的。
所以,要找的这条一条准则,虽然用合乎大众的理念来解释它也可以,但更喜欢用基准来形容它。毕竟,让人觉得厉害的作者,让人觉得佩服的小说,本身就不平凡。这听起来很矛盾,但的确是存在的一种反差。
拥有了那样的理念,你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知道怎样演变达到某种效果,潜意识地调动读者的心。要做到这个,首先就要有超越一般人的理念,而且不可发生偏执。
看不清路途,可能在达到那样的理念之前就已经迷失。觉得鬼畜,变态什么的在正常不过,觉得只有腰斩,肢解才能让自己燃起来的时候,恐怕连自己最初健全的心态也找不回来了。那种状态下写出来的东西也就邪到了极致了。
所以说,帅气的台词也好,精彩的展开也好,巧妙的设定也好,都是基于这名作家的理念,并以此延展开的东西罢了。比起技巧,文笔,作家最该锻炼的是心智
这已经不是代入感能解释的了,同样身为写手的你多多少少有这样的感觉吗?

发表于 2012-8-12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許久不見kkf,先問候一聲。
整篇文章看下來,覺得過於繚繞迂迴,不好抓拿你的意思。
所以我擅自把這文切割成兩份,同時也是兩個問題來看待。

第一個問題是針對於寫手本身的理念。說實話理念這字實在過於抽象,解釋方式也太多樣。
我個人把小說,或是所有文學作品都分成三個層次──骨、肉、皮。正如同人體由內而外的三層。
而kkf所說的信念問題,我認為就是屬於骨的部份。
何謂骨,我認為你可以說他是本質、本性,彰顯一個作者作為人的本色,思考模式、價值觀、情感、自我存在定位,這些必定會與他人不盡相同的部份。常聽人說一部只懂得仿效缺乏自我主見的作品沒有靈魂,而這裡的靈魂大概就是我所說的骨。
不過其實第一個問題大概也不能算是問題,因為這只是把kkf你說過的話用我的方式詮釋一遍。

看完後半段文章後,我莫名想問kkf你這個問題──你為何會如此懼怕所謂的偏離正道、迷途、扭曲呢?
我不會說出常世的價值在文學裡只是一種拘泥這種偏頗的話。但是在因為害怕迷路而逡巡不前這點,我是相當質疑的。

話說,碼字好麻煩,講述自身粗鄙不堪的理論也好羞恥……所以還是圍觀好了……
发表于 2012-8-12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绯色の旋律 发表于 2012-8-12 13:00
写了一堆理论然后又删掉了…毕竟我不太确定是否真正看懂了写这篇理论的你kkf想表达些什么。
但是我始终不太 ...

我是来看这位朋友的签名= =,求游戏,多谢。
发表于 2012-8-12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以载道
武以安邦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Nanaya3700 发表于 2012-8-12 13:29
許久不見kkf,先問候一聲。
整篇文章看下來,覺得過於繚繞迂迴,不好抓拿你的意思。
所以我擅自把這文切割 ...

对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为什么会拘泥么?
其实第一个是一个问题,一个作者,或者在锻炼自己成为一个作者的时候,骨的境界(我直接拿来套用了)也必须得到提高,这提高并非模仿,而是更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我说成无限接近那个方向。
但是,为什么会害怕,如我之前所解释的,没人任何的参照,完全凭自己摸黑摸索,可能自己的价值观扭曲了也不自知。扭曲的后果是什么,如同给旋律的解释一样,我可能会视一些极偏激的思想为常理,继而走上邪道的道路。虽然邪道也有成功的作家,但那毕竟不是我的追求。
如我所说,小说究其本质,就是坐着按照自己的理念抛出一个论点或者主题,藉此延展开的一个完整故事。(所以说纯卖萌和搞笑除外)这个延展的高深巧妙如何,方向性如何,就合作者本身的意识形态有关。同样的主题,不同风格的作者想出的故事走向也会完全不同吧,掌握到这一原理也就可以从根本上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一套小说构成体系了。
所以要锻炼心智,在分析别人的作品和自己创作时,如何排除这些既有答案而追寻作者的原点想法,是我想要知道的。而且第二个问题,也是这个担忧的来源。我看作品很敏感,心绪很容易被剧情带着走、作为读者这是一种享受,而如果作为作者这是一条助力也是一条麻烦。我可以更容易把自己带入故事,但也无法驾驭我内心所不喜欢的场景和桥段。忍耐,泯灭那样的心态起伏是不是正确的我也不确定。没有了起伏,我的判断依据和标准又是什么?
人物也好,剧情也好,性格也好,其实就算是腹黑也完全没有相同的腹黑,傲娇也没有一致的傲娇,内心人物的外显事实上只是某条基准线以上进行某种程度的衍化罢了。人物性格分明突出,就是这么做到的。
怎么样的发展才能调动读者也达到我所预设的情绪呢?这条心理基准线在哪里呢?完全没有方向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偏差吧,这就是我的担忧。我想曾越过这条线的人是不是能解答?

发表于 2012-8-12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写手的自身理念的求教

本帖最后由 绯色の旋律 于 2012-8-12 13:55 编辑
kkfone 发表于 2012-8-12 13:14
好久不见了呢,旋律
然后呢,这个理念可不是什么定性的东西哦。
简单地说,怎么样的场景,怎么样的发 ...


多多少少能理解…
但是你忘记或者忽略了某些东西,不过这只是种个人感觉。
不要钻太深了,写些什么,可能才会使自己的疑问豁然开朗,毕竟这基本不是别人能帮你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绯色の旋律 发表于 2012-8-12 13:53
多多少少能理解…
但是你忘记或者忽略了某些东西,不过这只是种个人感觉。
不要钻太深了,写些什么, ...


那就换个问题吧,太过敏感的内心起伏怎么办?
听之任之?还是克服掉?
发表于 2012-8-12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关于写手的自身理念的求教

本帖最后由 绯色の旋律 于 2012-8-12 14:11 编辑
kkfone 发表于 2012-8-12 13:56
那就换个问题吧,太过敏感的内心起伏怎么办?
听之任之?还是克服掉?


个人感觉需要审视在看书时的个人立场,先作为读者读一遍深入感受,明白作品本身的含义(个人理解到的)再从写手的立场研读一遍,吸取身为写手觉得可以学习的地方。
书读百遍不嫌多,如果能达到每读一次相同的书,每次都有不同的思考和感受,那就最好了。(虽然这种书可谓稀罕)
好像有些偏了…概括来说就是,根据情况来进行选择,理性很重要,但感性也是必须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kkfone + 1 真的有点偏……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2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kkfone 发表于 2012-8-12 13:56
那就换个问题吧,太过敏感的内心起伏怎么办?
听之任之?还是克服掉?

稍稍加以限制,使之不对写作造成太多的负面影响即可
对于不喜欢的剧情,可以试着修改表达方式,或者试着去接受它,
但绝对不能因此放弃去尝试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就像一场战争中,战斗很热血,死亡很悲伤一样
我不能因为战斗使我热血就多写战斗,死亡让我难受就避开这种剧情,
否则我笔下的军事小说绝对是不完整的,我的小说是绝对不能称为好小说的
所以我必须接受它,写好它,甚至设法喜欢上它,而不是任由情绪左右我的理性


发表于 2012-8-12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数个月不见,你的思维已经让在下不禁琢磨K君乃是想解惑还是想问道了,前者是为己、后者多为人……
能够理解你思考的问题是什么,但个人觉得这并不是小说创作这条路上必经的思考,就好比关于哲学的思考无穷无尽,但人的一生并不会思考到所有的问题——那是哲学家的工作。
当然,要回应的话在下的回答是: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作者创造的是一个世界,只要让故事存在于合理的范畴内,就会顺其自然地运行下去,作者的理念影响不了这部分的走向。反倒是一旦故事开始自然运作,作者就会退居读者席,这个时候再受到自己好恶的影响,开始按照自己希望的结局“引导”主角的走向,从而继续故事。
K君所说的理念,在下觉得大概就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发挥作用吧?但这个时候世界已经形成,无论理念如何,都会有一部分根本的规律不受其影响,从而保障了小说不会在“理念”的歪曲下崩坏。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小说构建的“世界”优先被建立的前提条件上。在下自己创作,无论大小故事也都是先构建故事所发生的“世界”,假如是先构建故事本身,难免会使小说失去承载作者“理念”的容器,然后就是一通膨胀或暴走。
所以,总结起来,在下觉得无论如何都不是理念的麻烦,而是作者有无准备好承载理念之器皿的问题。
PS。当做闲暇或是精益求精思考这类问题是不错,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qq1zero + 1 数月不见,风沉君潇洒自如如昔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2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夜听雪 于 2012-8-11 22:46 编辑

因为在进行原创写作之前,我一直是同人写手(虽然文都很TMD的烂),所以我可以用作为同人的写手的视角来说。
写同人,在我的理解下,就是用别人的素材,写自己的故事。完全地接纳并且融入原作者的理念,是没可能做到,也不应该去尝试的事情。否则那只能叫做原作续写,而非同人。写同人,就应该具有同人作者自身的理念和对作品的解读。举个极端的例子,我想要表达的是反战的主题,我甚至可以让Infinite Stratos中的诸位后宫和织斑一夏开着IS齐上战场,而后伤死疯癫种种,尽显战争与人性之恶——前提是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原有的人物关系都不崩坏。(哎呀突然觉得这么干也不错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沉梦隐 发表于 2012-8-12 14:36
数个月不见,你的思维已经让在下不禁琢磨K君乃是想解惑还是想问道了,前者是为己、后者多为人……
能够理解 ...

久疏问候了,苹果君
这个论题是在这条路径上所遇到的疑惑,而非这条路径本身。
原本锻炼自己的心智,塑造自己的理念就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遇到隐患求助可能是我一贯以来依赖惯了的毛病吧

发表于 2012-8-12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kkf一副迷途羔羊正在三途川旁踱步的模樣,讓人很難完全置之不理……魂淡,該不會我天生有著恰巧適合從事神職的體質吧。
於是只好忍著羞辱感,搖晃我這只半瓶滿的水瓶,看看能否說出些什麼。

我大致能理解kkf所擔憂的問題,不想變得偏頗狹隘,變成一個專門刀走偏鋒的過激思想擁護者。
不過要走上這種極端,除了鑽牛角尖以及極度自我封閉外,其實說實話也沒這麼容易。
昇華思想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場沒有固定終點的馬拉松,而你所見的景色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著。然而,這場馬拉松是沒有道標的。你很難發覺自己何時已越過那條"線",或是說這條線到底畫在哪兒,也看不見。
即使是推薦你閱讀同樣經典的名著,但是各人見解也絕對多少有出入,未必能收到同樣功效。

對於kkf的兩個問題,我思索後以自己淺薄的經驗作為基礎,試著回答。
1.如何碰觸作者最真實的想法,找出他們的原點?
一個人要與他人能完全共鳴,這是一件困難至極的事。
陸續接觸一些文學作品,我習慣會在看完整本作品後,才回頭去看導讀、序、解析、以及作者生平簡介等他人對於這作品的解讀。
原因無他,也許是自我挑戰,我想試著在一無所知的狀態下去挖掘這位作者隱藏在字裡行間的思想,然後對照著一些已在這領域浸淫許久的專家們的看法,看看到底一不一樣。
也許部份切合部份謬誤,也許整個理解就是天差地遠,但是我認為那都是有意義的。因為那確實是我在那階段,那個時刻自身最真實的想法。也許過了一陣子,幾天或是幾年後,再閱讀一遍,或許又有新的想法。而這過程我認為就是一種鍛鍊骨的方式。
回到如何追尋作者的原點這個問題上。
要能一眼看穿一位作者的思想談何容易,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前人們汲汲營營地作書註,試圖去捕捉這群偉大人們的著作背後的真實寓意。其實即使是再著名的學者,也未必就是正確的,不然也不會有文壇上如此之多的派系紛爭了。
所以,我的作法就是上述那迂迴多折的方式,自己思考,然後看看別人的思考,把自己投入在一個與作者相近的環境之中,像是閱讀作者曾經看過的書,去查閱作者生平以及那個年代的歷史背景與大環境下的意識型態。
不敢說能夠百分百理解,至少能夠無比趨近。

2.如何避免自己走岔路,變得偏激而狹隘?
這個問題其實就跟如何鍊出一副好骨是殊途同歸的。
一直以來我的回答就像是搬教科書的老調,但我還是堅持這種答案。
廣泛閱讀、自我省思、與他人交流辯論、實踐(寫作)
注入新鮮泉流,翻攪,如此一來會成為一灘府臭死水的可能性大概能降低不少。

至於kkf你最後拋出的問題,我認為那已經是邁入寫作手法的層次了。因為是要將自己的思想藉由文字表達給讀者,這或多或少都牽扯到實質的寫作功底,而非單單於意識上的理念。對我來說這部份大概就是骨、肉、皮中的肉吧……

感覺我的回答其實很囉唆,而且似乎已偏離重點……湊合著看就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绯色の旋律 + 1 感慨万千,不愧是nana

查看全部评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9 17: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