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4|回复: 11
收起左侧

[研究讨论] 对于京太郎存在意义的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kfone 于 2013-5-4 10:02 编辑

组成元素的一致性——以前曾拿过自己写的一篇治愈催泪故事的大纲给挚友看过,看完后他的评价是剧情中主要人物的结局里死亡数量过多。他告诉我,虽然这些死亡FLAG合情合理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纰漏,但事实上在感官上给人一种不协调感。他建议我删除和改变这些结果,原因是这些死亡大多独立于感情因素之外,它们的变动对于故事主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我接受了他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留意到着这样一条——组成元素的一致性,非决定性的组成元素(决定性的组成元素类似在故事中特意使用反差来达成效果一类的手法)与故事的主题氛围是否相勃,类似搞笑幽默中不会有太多黯淡沉重的场景,热血战斗类不适宜加入太多逻辑话术,纯爱因极力避免纯恶势力的存在之类。

天才麻将少女本篇唯一男主角,没记错的话是叫须贺京太郎。对于这样一部成功作品的这已设定我感到不解。作为纯百合向的一部动漫,剧中各校学姐学妹的感情线形成感情主体,事实上京太郎的作用仅仅只有各种不合时宜的YY和与有希的互动搞笑,其他应该说不存在BG的任何痕迹。

百合向动漫虽然也有部分存在男主,但那是基于男女主拥有些许感情互动的基础上,对于感情FLAG的树立,无论观众是否期待,那份憧憬亦或是好奇心会让我们关注剧情的发展,而这一条不适用于麻将少女。咲和和坚定的百合情和京太郎没有固定对象的YY,都只是让屏幕前的我皱皱眉头,没有任何期待的我,对于京太郎这个人物感到多余,甚至连个人赛的那一分钟淘汰都显得累赘而浪费时间。

如果拿男女比列问题说事就更是扯蛋,轻音在人物组成元素上达到一致,青春,伪百合,励志,搞笑这些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见百合剧不存在男女比列问题,消除了对于百合剧而言多余的BG戏份,除了能避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还能在感性上提高主题氛围的统一性,这是实实在在能感觉到的。以结果而言,外传阿知贺篇移除了男性角色,彻彻底底走上纯百合道路,如果排除先入为主映像和本篇盲目崇拜的话,个人认为阿知贺篇优于本篇的一点就在于,不再存在京太郎那样的累赘了。

我个人认为京太郎的存在是减分项,但麻将少女毕竟是成名大作,是否有我见不到的原因存在,各位看过的同仁有什么意见。对于自己故事中类似的组成元素,各位有有什么看法呢?
发表于 2013-5-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看过天麻,但是既然kkf君说那个叫京太郎的很碍眼,那就是真的很碍眼吧,毕竟他的存在有悖于观众的期待不是么。对于商业化作品来说,“不是喜闻乐见就不要见”这是通用选项,而kkf君在看天麻的时候作为一个观众,如果你觉得京太郎碍眼,那么他就一定是碍眼了,毕竟观众老爷大如天嘛,而且你也说了阿知贺篇的时候那家伙被删了,那想必制作方也意识到京太郎这个人的存在没什么意义了吧。
发表于 2013-5-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我也没看过天朝麻将制作,所以我也看不懂你的分析也不能给出任何有效观点。

但是既然我是曾经自称为死亡领主的男人,那么对于发便当就瞎扯一二看看能不能以供开拓思路。

之前的某一篇回帖中我好像说过,死亡是一个角色最后的绽放,是角色一生历程的总结,在此给予读者的是一个反思与回忆的机会,让角色的价值得到升华。
对,我想起来了,就是我非常后悔的那篇回帖。角色死亡之后,给读者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相对低级的“啊~推倒boss咯,快去看看掉了什么东西”
高级一点的“这货终于跪了,早就看丫不爽”
再往过后,无论正邪,如果作者试图让一个角色有思想,有目的,有担当,或者说是最基础的尊重。
那么在他死后,势必会让读者产生反思。
做到这里,你就相对成功了。

没必要再多扯理论,扯了白扯。试析你自己说的实例。

FLAG合情合理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纰漏,但事实上在感官上给人一种不协调感
我是否可以认为是,逻辑正确,因果正常,但是在人物的塑造过程中,没有加入角色本身的独特观点,角色自身的思考,或者说动机。
是什么导致他的死亡,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能得到什么,是否知道会失去。
这是典型的反派死亡考证过程,读者都知道,这家伙大概是要死了吧?但是又不是那么期盼这位反派的死亡。这就成为了一个有魅力的角色。

亦或是,他有着何种的人际关系,对世界抱持怎样的感情,他要做什么,还没做什么,想去做什么,做不成什么,他的机会,他的未来。
这是所谓的现代都市ro校园剧中很常见的死亡历程,作者可以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拿给你看,然后一下踩扁它们,先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让读者喜欢上他,最后再摧毁他。
这也是一个成功的死亡,通过这个读者依旧可以获得反思,甚至去思考,自己应当如何如何,应该珍惜的,应该放弃的又是什么。于是乎你又成功了。

假如无视以上的中等段位技巧,再回来说入门的话。
最需要注意的仅仅是,对剧情有无助力。
如果一次死亡对剧情都毫无影响,那么这就是一个多余的死亡。
即便上主角上战场杀一千个杂兵,那么至少他能收获一千个杂兵的经验还有接下来的赞美或批判。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kfone 于 2013-5-4 17:52 编辑
其心若梦 发表于 2013-5-4 16:43
既然我也没看过天朝麻将制作,所以我也看不懂你的分析也不能给出任何有效观点。

但是既然我是曾经自称为 ...

NONONO,没那么复杂。
说存在感官上的不协调感,只是单针对于死亡者以结果而言的。那篇故事的主题氛围是治愈催泪的,主题是清新的,连纯粹的恶念都不存在,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中的人物的话,大概就是【每个人的本意都是善良的,只是不善于表达,让彼此互相错过,误解了对方而已】,故事整体是温暖的,积极励志而又带有些许幽默搞笑的,为了表现这一主题,各个人物的遭遇变化黑历史也已经都准备好了,而这死亡,却是独立于这之外的,像是故事完结之后的一个结局交代。它和故事存在因果关系,但并非不可逆转,且不包含在催泪高潮之中。可以理解为高潮散去我一下子失去干劲草草结尾的一个可有可无的产物。我的那位挚友,要我明白的是,恰恰这不经意的元素,可能使原本没有什么纰漏的故事产生难以言喻的别扭感。明明可以温暖大团圆收场的故事,没有必要留下那种遗憾。除非是有虚渊那般的觉悟,否则不要吧诸如虐心元素带入纯爱风中。大体就是这么个意思。为了使一切看起来平滑,整齐的一致性。

接近您说的最后一条,不过作为故事的补完,比起删除更改的余地更大,是我无意识中走了步臭棋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心若梦 发表于 2013-5-4 16:43
既然我也没看过天朝麻将制作,所以我也看不懂你的分析也不能给出任何有效观点。

但是既然我是曾经自称为 ...

就像是我的那个故事里,一个背负着黑历史的人物,不惜伤害自己去拯救现在珍视的人,在那过程中和那段黑历史重叠了而获得救赎,于是最后,释然的他是死在了这里,还是重新活下去的选择。我朋友的意思,高潮在于那段重叠,虽然死了也能补完故事不存在逻辑漏洞,但这遗憾感和主题的治愈催泪不符,毕竟全局还是温暖的,给人的期待是圆满的
发表于 2013-5-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kkfone 发表于 2013-5-4 17:58
就像是我的那个故事里,一个背负着黑历史的人物,不惜伤害自己去拯救现在珍视的人,在那过程中和那段黑历 ...

你可以先让他背离亲友,再次背上自己的罪,远离人群准备孤独一生。
然后在亲情友情爱情的感召下,重拾生的希望,为了赎罪和补偿渡过一生。
最后他被车撞,被强盗杀,救路边的皮卡丘,所以死了。
发表于 2013-5-4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kkfone君的看法和我差不多,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人命如草芥的战争文,要是可以想出不死的结局,最好可以写出不死的结局。
        但是,什么样算是死亡了呢?
        在最近一阵流行的“修罗场恋爱”式的轻小说之中的话,要是最后男主和一个人结婚了,算不算是死了呢——因为男主变成了我们不认识的人,他不再具有激发“修罗场”的基本属性,这样和死了没什么区别。作者会在书中写一句:于是他们结婚了,婚后生活要比预想的幸福得多。这样的一句在我看来和“最后他孤独一生。”没有区别。
        另外,我们看到中国古典的戏剧《窦娥冤》,窦娥死了之后的影响力反倒要比死前要大,她死后出现的“六月飞雪”之类的超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看成是另一种存在呢?这算是死了么?
        最近读到乙一先生的短篇集《献给死者的音乐》,其中第一个故事之中就是一对禁断的“父与女(母与子)”最后生死不知的故事,如要说是死了也可以,若要说是活着,文中也有暗示。我想要说的是,作者可以对于“人物生死”这个东西上做很多文章,不一定是“非生即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lpital 发表于 2013-5-4 21:54
kkfone君的看法和我差不多,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人命如草芥的战争文,要是可以想出不死的结局,最好可以写出 ...

相当不错的想法呢,如果没有必要明确的话,那就留给读者纠结去吧~
相反,出现在文章里的每一个元素都应该有着它的意义和贡献,不然的话,就痛痛快快地删除它吧~
发表于 2013-5-7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绯色の旋律 于 2013-5-7 01:43 编辑

我发觉好像也没必要说什么了呢……虽然我不知道是否理解错误,但我唯一能说的话只有:“该存在的必然存在,该死亡的必然死亡,有时候应该无视所谓完美,成就缺憾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嘛…说白了也只不过看作者怎么想,读者又是怎样去看待罢了。
到底还是想法差异导致写作的方式不同啊。
以上是对于某男主角多余的反驳,不这样的话就太可怜了啊。(斜眼
对于旗帜没什么可补充的,只是惯例来冒泡而已。
发表于 2013-5-7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天麻

不过须贺 京太郎么……你知道他身边一直有位管家哥哥和他很 亲昵 。
而福山,是我们都知道的“姐姐”。
不要太纠结了。

一群百合,一对基。
发表于 2013-5-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义人士 于 2013-5-8 13:12 编辑

便当啊人物啊,把这些从一部小说中单独拿出来讲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KKF提到“元素的一致性”,这让我感到很有意思。高概念电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核心。作为商业化写作产物的轻小说,最重要的部分也莫过于此,既作者最想要向读者表达的东西。
核心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物体,可以是一种感情,甚至可以是一个……谁知道它可以是什么玩意。无论它是什么,它都承担着一个任务——吸引读者。
剧情为人物服务,人物为剧情服务——诸如此类的讨论都是扯淡,一切为核心服务。核心就像一部小说的恒星,它发光发热,故事中的万物都围绕着它运转。
KKF说的元素一致性,大概也就是所谓围绕“核心”。至于发便当是否破坏了这个核心,是否喧宾夺主,影响了这个核心的表达,我不得而知。
——————————————
商业化写作和编辑有一毛钱关系,你是整个故事的导演啊23333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lpital + 1 商业化概念和写作思考分开来想吧,吾辈又不.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义人士 发表于 2013-5-7 13:20
便当啊人物啊,把这些从一部小说中单独拿出来讲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KKF提到“元素的一致性”,这让我感到很 ...

我是个野路子,有这样那样的感觉却没有固有术语去表达的情况比比皆是,不过这样也好,大家可以更加自由的基于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
我只是来感慨,什么时候开始回个复就要审查个两天,KKF什么时候变成重度违规嫌疑人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2 09: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