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98|回复: 21
收起左侧

[研究讨论] 一点都不有趣的写作指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3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絮语微言的评者 于 2013-6-13 14:39 编辑

  大概有人会问,这个人是谁啊?竟然大言不惭地跳出来敢写“指南”?
  确实,比起钻研写作技巧的很多圈内人来说,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爱好者,所从事的工作是向熊孩子们传递“中文之美”,并且让他们跌入名为“作文”的深渊。
  平时最喜欢的事情是挖原创小说。坦白的讲,挖了好几天以后,我发现很多作者都在以自己的热情在创作。这是好事,不过也许是缺乏系统的训练和对小说写作基本要素的认识,很多作品没有成功地利用“中文之美”传达出作者的意图。毕竟,大家都不是专业的,写小说也很多是出于热情和基础的模仿。可是如果为了写出更好的东西,很多当初会被轻视的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身为一个稍稍窥知“中文之美”的人,就稍微写点东西出来给大家当基础的参考。
  希望大家不会在看的过程中如同上语文课的熊孩子,用书本盖着脑袋呼呼见周公。

  首先,开始上课就得有教材。我推荐热爱小说的大家一本非常好的写作教材,在专业领域内,很多人都把这本教材奉为《圣经》一样的东西。那就是由罗伯特·麦基所写的《故事》。百度一下,网上有下载,不过我推荐各位有收入的朋友能够去买一本。支持正版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确保作者未来还能为我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内容。
  然后,让我们翻开课本,从序开始一点点来领会“中文之美”。
  好吧,其实是故事之美。
  让我们的旅程由一个问题开始。小说是什么?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的一大样式[1]。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描写背景、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想象丰富,内容情节跌宕起伏,也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简单点对以上的定义做一个归纳:小说是以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故事来反映或者表达作者心意的一种文字载体。
  对于创作小说的作者来说,制作或者描绘小说中的人物角色是人人都会的基础技能。因为或许我们本身,只是活在别人故事的路人角色(笑)。
  接下来,叙述角色发生了什么事情,那就是所谓的故事——或者说剧情,或者说段子,或者说事件,或者说内容,等等等等。让我们先来举1个简单的例子:
  故事主角,小明。
  小明去买鸡蛋。
  这个短句是不是一个故事?
  当然不是,这只是一个描述事件的短句。缺乏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是一句普通的短句。不过我们可以从零开始,逐渐完善和改变,把短句变成故事。
  首先,让我们用最基础的语文技能来武装自己。写作基础法之:起承转合。就是说,文章需要起因,经过,转折(高潮),结果。
  因为晚上想吃炒鸡蛋,所以小明出发前往超市。经过和营业员大妈的一番讨价还价,终于买到了鸡蛋回家炒鸡蛋。
  很好,这就是一个故事的原型,基础事件。
  然后各位作者朋友们,以这个基础事件为基础尽情发挥,就能写出许许多多不同的故事来。
  比如:
  因为想吃炒鸡蛋,所以小明没有听从同居人的劝告,毅然在午夜后离开了住的地方,前往那间城中唯一24小时营业的超市。可是推开超市的大门,迎接他的却并非热情的营业员。一个高瘦的男子,手中紧紧抓着一柄长枪,站在建筑内的阴影里,目光如同冰锥一般盯着他。
  “试问,你是来买鸡蛋的吗?”
  男子如此问道。
  无错,这就是《菲特/今晚留下来炒鸡蛋》!(笑)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小说、或者说故事的基础——事件。扩展事件,以人物或者其他事件串联出更多的事件,便能渐渐形成小说的框架,或者说大纲了。相信很多写小说的朋友完全是出于热情,所以都忽略了大纲的制作。不过对于新人,或者说写作技巧还不熟练的各位,写大纲有助于各位初期规划和控制自己的小说的节奏。
  有点扯开了,还是让我们回归到教材上来。
  罗伯特.麦基在他的故事序言中写了这几个点,大家可以反复地来研习和揣摩。
  《故事》(这里指代的是罗伯特.麦基所著的这本书\亦可指代广义上的故事,有一定的语带双关意思。)论述的是原理,而不是规则。
  规则说:“你必须以这种方式做。”
  原理说:“这种方式有效……而且经过了时间的验证。”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你的作品没有必要以一部“写得好”的剧本作为摹本去写;而是必须依赖我们这门艺术赖以成形的原理去写好。急于求成,缺少经验的作家常常遵从规则;离经叛道、非科班的作家破除规则;艺术家则精通形式。

  我个人对于以上段落的理解为,写作故事其实不必按照规则来做,却必须要遵照原理。换言而之,小说不是写学校里的议论文,更不是写八股文。小说是自由的,故事是自由的,它可以是任何形式,任何模样。人人都可以写小说,但为什么有的人写的好,有的人写不好呢?
  那就是所谓的原理。我相信初中语文一定反复强调过文章的起承转合,哪怕是被大家憎恨和讨厌的鲁迅先生的文章,起承转合的文章模块却是异常明显的。这是写作的原理,各位当然可以不遵守,但显然遵守这些原则会让故事更加出色。因为经过那么多年,大家依旧对这个模块痴迷。
  这就是所谓的小说,或者说文章结构性原理。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当是造房子吧。不管房子怎么造,它一定是得有顶,有地板,有墙和出入口。而结构是什么呢?你可以规划出卧室,厨房,厕所。当然,你也可以不规划这些,不过有没有想过如果有卧室和厕所,至少你这房子住起来会比较舒服,不是么?

  时间也差不多了,先下课休息吧。

评分

参与人数 3轻币 +4 收起 理由
Murmures + 1 (引用)这个人是谁啊?竟然大言不惭地写“.
948563733 + 1 虽然完全看不懂,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新入.
Elance + 2 战帖留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6-13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来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3-6-13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LZ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我还是要说,创作的过程不是技术的过程而是思考的过程,结论会让思考失去意义,所以我反对这种写作教程(不过<<故事>>一书倒是值得一读)。去年有人把轻之殿写作教程搬到这里来的时候我就表示过反对,哪怕被人批成了筛子我也不认为做错了什么。

所以我再说一遍,孤独的思考是最重要的,任何模式化的技术手段都会扼杀思考的独立性。或许因为没有成熟的技术的缘故会使得我的东西显得粗糙、幼稚而且非常态,但这是我自己思考的东西,具有唯一性,甚至是特立独行的东西。不需要谁的承认,只要我觉得有趣,这它的就是价值所在。

而特立独行的困难在于只要一点点的不坚持,就放弃了。毕竟每一个创作者都是孤独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不怕寂寞。寂寞会让人试图远离孤独,失去自己的唯一性。
发表于 2013-6-13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691116 于 2013-6-13 21:21 编辑
nonenkight 发表于 2013-6-13 19:06
虽然LZ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我还是要说,创作的过程不是技术的过程而是思考的过程,结论会让思考失去意义,所 ...

孤独的思考是最重要的,这句话的定位有点不正确
孤独的确是让人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思考
但不代表可以让人的思考变的更灵活
想要灵活需求更多的刺激,更多的学习,更多的尝试,更多的经验,更多的应用
简单问个问题,LS会主动去看一些看的懂,但自己不喜欢的书了吗
我有时候真的很希望自己不要有那么强烈的好恶
不然真的会妨害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也,对于已经熟练掌握基础写作技巧的人,自然是可以去放手创作自己的文章。只是挖了几天文,发现很多人都连最基本的概念和技巧都不会。文章没有人看,自然也没有人点评。有些与其说是点评,不如说是单纯的贬低。
 我依旧秉承《故事》一书的讲法,所讲述的只是基础原理而不是规矩。对于新手来说,他需要明白什么是规矩,什么是原理。这也是为什么学校要上语文课,为什么要广大的学生学习一篇又一篇枯燥的文章,写一篇又一篇看似无用的作文。
 先学基础,再飞翔,不着急。这个世界上,樱木花道那样四个月成为篮球高手的人少,多的是海南的神宗一郎。只要不断地磨练,不断提高基础,就有可能获得飞跃性成长,乃至成为一个沉稳的高手。
发表于 2013-6-1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熊孩子,我表示这种文章多多益善,希望LZ能持之以恒。

关于那句: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你的作品没有必要以一部“写得好”的剧本作为摹本去写;而是必须依赖我们这门艺术赖以成形的原理去写好。急于求成,缺少经验的作家常常遵从规则;离经叛道、非科班的作家破除规则;艺术家则精通形式。


我读了三遍之后,自觉没有理解。不过我也从不认为自己有朝一日能以“艺术家”自居,天之大限诚恐能冠得“娱乐”之名既满意矣。
身为一个长久以来自称为“野生派”的生物,我随着兴趣去阅读,随着兴趣去记录,随着兴趣去学习,我看过各种各样的“心得”,各种各样的转帖,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是错的
如果说写作的道路上最终看的依旧还是天分,那么从这无数指导之中所看到的东西,大概就是根据你的天分而定的吧?
发表于 2013-6-13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并不需要特别的“教科书”。就算是学校作文对于学生也以引导为主,而不是圈定所谓的“正道”。
        小说的写作当然也有规则,也有模板。但那不是教出来的,或者说是教不出来的。
        业余小说写作要以兴趣为主,要能从写作之中获得快乐,要不然根本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坚持是第一要务,留着青山不怕没柴烧。
        就算是瞎写一两年最后也能找到自己的路,而把写作当成习惯和爱好才是最难的。
        很多人写作是出于一种表演欲和发泄欲——这并没有错,但是要注意好尺度。这样的东西并不会长久,最终还是要明确写作的根本目的。
        总而言之,业余写作要能坚持。其他反倒不重要。
        (不要和我战,不喜欢的话当我没说。)
发表于 2013-6-13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说的那是写剧本吧.......书里不少地方指明了剧本和小说还是有区别的。
不过我觉得没用,有些东西实践多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不实践永远搞不懂的。就好像玩街霸一样,出招表光会背也没用啊。
发表于 2013-6-13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五渣支持楼主科普~翻过原创区后确实发现很多无法直视的文章,科普有助于提升写作水平。小归说的独立自主的思考这点咱赞同,但咱觉得这两点并不矛盾。打个比方说模仿别人画画是成不了大师的,但如果你没有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更是无从谈起。幼儿园里的熊孩子乱涂乱画一文不值,梵高的“乱涂乱画”却能成为传世名作,咱觉得这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tucaowang + 1 梵高的乱涂乱画?闪瞎了我的狗眼……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6-13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caowang 于 2013-6-14 00:24 编辑

谁能来先来解释解释,
那些大面积出现的关于电影而不是文学、剧本而不是小说、角色而不是人物、镜头而不是片段、哲学而不是创作理论的一堆堆偷换概念是怎么回事????

有说希区柯克是著名悬疑小说大师写过短片文集的,
有用诗不是诗散文不是散文的东西楞充“电影序言”(这俩也能混合产生化学反应?)的轻小说片段的,
我甚至还有看到邓晓芒的名字,连什么叫做后现代和现代都不知道就瞎吵吵轻小说创作理念的……
X……
然后,我便看到了这里……
麦基是个好同志。
大家别把人家从鸡圈楞拖到马厩里殴打,OK?

以防人为意外,补充申明,
以上言论不涉及LZ自己的小说创作观,
只针对近来文不对题的取材现象。
文有法而无定法。
以深谙“中文之美”为契机发此贴的LZ,同样和以上之流一样选用不搭嘎的老外的剧本为蓝本,我权当是一时疏忽犯的低级错误。在这里黑“有趣”,有魄力~

(楼上关于梵高的言论也闪瞎了我的狗眼,所指问题不在“双引号”唉)
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轻币 +2 收起 理由
lpital + 1 喂喂,为什么我中枪两次……
Zoulcusy + 1 识得双引号,狗眼不怕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6-1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像轻之殿的某个写作教程……
简洁易懂很重要,枯燥难懂的文字,在别人还没看完之前就会被放弃了,与其说这是一个写作指南,还不如说这是对某事某物的论述。
不会的看不懂,就算看懂也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去尝试理解;会的就会了,早就有个人的一套方法,也不必去看一些基本的写作教程。
‘看’本身或许就有问题吧,这更适合慢慢坐下来‘读’,总的来说,这是个不适合初学者去‘看’的写作指南,‘读’倒是无所谓。
发表于 2013-6-1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大大是语文老师吗?或者是翻译之类的文学鉴赏者?图书管理员?
呵呵,我不做任何评价。顺便附上轻小说的定义(百度里面搜的)给各位看看
“轻小说”词解
轻小说(ライトノベル,和制英语:Light Novel),盛行于日本的文学体裁。可以解释为“可轻松阅读的小说”。轻小说是以特定故事描绘手法所包装的小说,其手法的特色在于提高故事传递给读者的效率。以十多岁的中学、高中生的少男少女,以及30岁的成年男性为主要读者群,通常使用动漫画风格作为插画的一种娱乐性文学作品。
其文体多使用读者惯常口语书写,比较轻浅易懂适合给少年少女可轻松阅读的风格,包含的题材也是包罗万象,有如青春、校园、恋爱、奇幻、科幻、神秘、恐怖、历史、推理等,其中也有部分作品是自电玩、动画、漫画改编,“故事题材多样,无法以单一风格来涵盖”。在出版型态上,多以廉价的文库本形式发售,不过近年来由于读者层的变化及嗜好的细分化等因素,使得出版商改采发行部数较少但利润较高的新书版本。
轻小说于21世纪初为读者所认可。其风格多样,场景变幻如同日本/香港/台湾漫画中迤逦一般,辞藻华丽,语言表述结合魔幻与神奇色彩,通常附有封面设计与插图。通常读者群为喜爱漫画或者喜欢奇幻文字的年轻人。在起源地日本,这类小说往往被改编为动漫画作品,因而又称为动漫小说
有关于“轻小说”,目前仍很难有人能够揭示这类内容涵盖青春、校园、科幻、奇幻、恐怖、历史、动画等类别的作品给与明确的定义。按日本媒体报道与各家出版社出版时的方向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青少年等年轻读者为主要对象的娱乐小说。
2.以读者平常使用的口语来书写。为了让年青一代有阅读喜爱的兴趣,许多轻小说都会采用以对话为主体来展开故事,并且从主人公的视角出发的第一人称的作品也不少。
3.在封面上、内页上大量使用插画,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一开始就使用插图介绍角色的情况也很多。
4.风格上受到漫画、动画的影响。
5.作者并不是向青少年诉说一个故事,而是以和青少年读者相同的视点来描述作者本身认为有趣的故事。
6.轻小说与网络小说是两码事。
一般而言以下几种情况只要符合一条就可以认定为轻小说:
1作者说这是轻小说。
2这本小说是在一个只出版轻小说的文库出版的。
3编辑广告宣传这本是轻小说,以及包括第一条在内各种官方说法定义它是轻小说。
4虽然是废话,不过还有被“这本轻小说真厉害”认可是轻小说的作品。
5主流舆论认为这本书可以称之为轻小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其心若梦 + 1 有插图的叫轻小说,反之亦然(w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6-1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在哪里看过类似的……
不过我只想说的是,有热情没时间的就随灵感创作,有时间有热情的就思维创作,以上。
发表于 2013-6-15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691116 于 2013-6-15 14:07 编辑
Brrl123 发表于 2013-6-14 21:45
这位大大是语文老师吗?或者是翻译之类的文学鉴赏者?图书管理员?
呵呵,我不做任何评价。顺便附上轻小说 ...

老实说~LS这个轻小说定义
有说跟没说一样,就算不是轻小说,一样有这些特色
题材部分难道只有轻小说有,非轻小说就没有用到吗
难道非轻小说就不能轻松阅读吗~当然不可能
这个定义过于扩大解释,变成什么都是轻小说的
很有商业广告的味道,这反而会让人反感

而且实际观察轻小说的出版物就会发现
近年来的轻小说9成就是萌文化+重度"性"暗示=官能小说轻量版
我不是卫道人士,我也有看这类轻小说,看到我都审美疲劳了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桥段同,同样的卖萌事件
这类轻小说内容大同小异,我实在不乐见这种发展
而且还用上面的定义去包装轻小说,实在让我很反感
懂的怎么写故事的轻小说作者,这年头实在非常难见
官能小说我从国中时就开始看了,记得第一套买的是同级生这小说
说真的故事剧情都比现在的轻小说札实多了

对了~我还记得同级生小说是怎么来的
记得国中时因为一篇作文写的老师非常喜欢
还被点名要站起来念给全班听,老师又把我的作文那去参加比赛
得了一个佳作,有拿到一点奖金,这奖金的被我拿去买同级生小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其心若梦 + 1 咳!阁下真乃吾辈楷模!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6-1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Brrl123 发表于 2013-6-14 21:45
这位大大是语文老师吗?或者是翻译之类的文学鉴赏者?图书管理员?
呵呵,我不做任何评价。顺便附上轻小说 ...

歪題過頭了,把話題拉到"輕小說的定義'與作死沒兩樣。
再者,引用這長串的詞解說真的也沒多少說服力,不過就不詳細討論了。
发表于 2013-6-17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LZ应该可以把标题换一换...这哪门子是写作指南?
这顶多只能算是个人见解而已吧?而且既然自己也说不有趣了..那为啥还要写出来呢..自讨没趣?
再有就是..其实写轻很简单..但是怎么写小说这个才是重点...我想你其实想表达的是这个才对..
传统小说...没怎么看过所以不太懂...不过我觉得..只要给他画上一些精美的插图..不久后他也可以被当成是轻小说...
就好比如今的一些重度NETA系小说..没人看过相应作品的话..估计没多少人会看得懂..这跟传统文学作品根本没什么两样嘛..
结果看法都一样..
发表于 2013-6-17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原理规则是被人发明的?还是被人发现的?
发表于 2013-6-1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灵感就会才思泉涌 有时需要一些积累才会有! 需要技巧但是我觉得积累和灵感更重要!
发表于 2013-6-2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怎么越扯越远了,这段话的中心应该是新人就给我好好写纲,而且是超详细的,否则你就等着太监或单机吧
发表于 2013-6-2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其实不错,不过写研这地方是用来给优党充高端卖弄风骚的,真正愿意研究点什么的人毕竟在少数。
作者写小说就是要给读者看的,换而言之,只有读者认同的作者才是好作者——这是我的拙见,至于楼主所言,我大体赞同。至于其他的部分,我们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27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