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02|回复: 4
收起左侧

[研究讨论] 第一人称写作杂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分队长 于 2002-3-24 1:38:33 发表在:龙的天空——版

用第一人称的写作的高手,在我脑中来回搜索记忆,发现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叫倪匡的卫斯里,这个香港老头想来已经移民了吧?毕竟写那么多慷慨激昂的话,多多少少总是有些后怕的。
中国的科幻之王倪匡第一人称的使用已达登峰造极之境界了,但他的小说却始终徘徊在流行的世界,而无法与号称雅俗共赏的老金的作品齐眉。
俺以为,这十有八九是第一人称惹的祸,虽然在小说中使用第一人称能给读者很强的代入感,但对主角视角以外的情况和除主角以外的角色的描写难度无疑加高了N倍,想来这也是名家们慎用第一人称的原因。
既然使用第一人称,那就是小说中所有发生的事无形中就都加入了主角的主观视线,别人的悲欢离合由主角的叙述中往往煽情的程度就要逊于第三人称,如果主角观察别的角色或事件太细微又会对主角的朔造,造成冲击,往往会使小说突然陷入两难的境界。
上面一堆说词,好象都太理论化了,由俺这种文盲来说,俺自己都觉得怪别扭的,那我们还是说实在的吧。
先拿本人来举例,俺自上网以来,长篇小说写了三部,当然两部至今未完成的都是第一人称,写到现在才发现驾驭第一人称所耗费的精力远远要大于第三人称,没有一定的功力,在小说中使用第一人称真TMD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我们网络上的写手们,对第一人称却往往乐此不彼,但随着文章的发展,一些有头脑但笔力尚未达至高境界的作者就开始叫屈了,我是在说自己吗?
《赫氏门徒》的作者冷钻就曾哭诉过,他自己一时冲动用了第一人称,结果落得悲惨的结局,主要问题还是在人物上,主角的个性倍受谴责时,冷钻不禁痛诉,用第一人称,将主角赤裸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以至传说中的距离产生美感这一法则无法施展,也就是说,用第一人称把主角写得太细了,主角的每一个念头大家都一清二楚,少了性格上的突然也少了人物身上的传奇。
《魔力的真髓》作者真髓也曾后悔过不应该当时选择第一人称,由于主角的目光所限,使故事的场景迟迟无法展开,也使作者在写作中吃尽了苦头,简直是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更新慢的原因想来大家也可以理解了吧。
就连琼瑶阿姨对第一人称也感触顽多《烟雨朦朦》转化为《情深深雨朦朦》的原因,就是因为琼瑶阿姨的一个遗憾,她觉得第一人称除了对主角性格的朔造上非常有力外,配角们几乎都无法出彩,由此可见第一人称对主角以外的角色朔造的难度真是不容小觑。
说了半天,我都不知道刚刚喝完酒回来的自己在说了些什么?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难,第一人称难写好。
长篇小说不象短篇,仅仅表达一点思想或感觉就可以完事的,必须要有宏大的情节和众多的人物在支撑着,而第一人称却给这些东西带来了诸多不便。
说了那么多类似于说教的话,俺自己都要脸红了。
我们还是来聊聊网上的第一人称玄武大作吧!
最近刚看了X兄的《梦幻魔界王》,作者笔下的人物使用第一人称畅所欲言,令俺看得非常的爽,作者观念的表达在第一人称的方式之下得到了很大的发挥,读者也有了充分的代入感,实在是精彩的佳作,但话说回来,众多角色中除了主角,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角色实在是不多,看着看着感觉除了主角,其它的配角都有一种花瓶之势了。
而且最近几章,作者还进入了罗辑混乱状态,不知是因为进入大场面了第一人称不好把握还是作者自己想法太多的问题?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在煽情手法上作者的失败我们还是可以说一说的,本来作者想用彩女的死来造成读者的共鸣,但从读者的反应上看来,作者失败了,悲伤好象只是主角的事,虽然彩女被无数的人XX了,然后老套的死去,这里想对X兄说的是,彩女的死缺乏应有的铺垫,彩女也许在作者心中已经影响非常深刻了,但在短短的几章中,她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还没有确立起来,死就死了!对于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网上某位大大的养猪理论。
俺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心得没有什么保留的说出来了:(
所以我一直对杨叛老哥《北京战争》中角色的死亡持麻木态度,反正我还没喜欢,死就死了吧?仅凭角色临死前几句仅有的回忆,我不会感动,煽情大家都在用,杨叛无疑是高手,据说俺们网上著名三K女王花雪无痕看他的《云烟过雾》哭得死去活来,在我记忆中花MM是忒挑的那种,说着说着有点离题了,本来这里俺是没有什么资格说煽情的,但还是抖胆一句,痕迹太重会让读者感到麻木,真正的煽情高手的最高境界就是[花雪无痕](注这四个字此时不代表人物:)
说起第一人称的好处我想到了《幻想异闻录》,大家之所以被吸引的原因,很大程度取决于开场的一打主角的第一人称叙述,可见第一人称的代入感优势之大,有时间我们再来聊这部虎头蛇身猪尾的大作。
说着说着我也进入了逻辑混乱状态,一点半了,我也要睡了,唉都几个星期没写周评了,被大刀兄逼得都不敢上网了,现在总算凑数交上一篇。
感谢大家听俺胡侃,这种无责任的瞎嚷嚷是俺最爱干的事,写这种无主题无中心思想的评论文除了俺这种低水准写手,恐怕一般人还难以为之呢。
但愿我们能下周见。

卧虎居敬上
小分队长
2002/3/24
更精彩请看下页。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兼雨 于 2002-3-30 14:38:00 发表在:龙的天空——版

我行我写——第一人称写作杂谈



  本来在写着另一篇评论文章,但读过本期卧虎居周评后,就这“第一人称”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还是趁热打铁先抛出来,免得凉了(什么什么?有人说已经凉了,那么……就当冷盘吧)。
  第一人称其实是最简单的写作手法,只要上过小学的人,恐怕都会写过诸如《我的妈妈》、《我的志愿》之类的文章吧?但另一方面,所谓“易写难工”,这又是一种最考验作者水平的写作手法。
  一直觉得不解,为什么会有不少武侠/玄幻写手,会如此青睐上第一人称的写法?
  以第一人称写武侠小说的始作俑者,记忆所及应是温瑞安,但他只是唯一为之,且篇幅极短,应属实验意义。黄易亦有写,但那也不是他最出色的作品。而在金古梁等大师们的武侠世界,更是绝对见不到有“我”的存在。
  这种特殊情况在武侠小说中相当普遍,比爱情、科幻、推理等其它类型小说要“严重”得多。
  之所以会有这种奇怪的“排斥性”存在,是因为武侠/玄幻小说在先天上的一些特殊性所致。

  不论是武侠还是玄幻,在情节上基本上都属于“超现实”的——或者说,是脱离现实的。
  虽然武侠被定义为“成人童话”(玄幻类似),但对读者层的要求却绝不相同。小孩子相信圣诞老人真的存在、白雪公主与王子的幸福生活是写实,那是因为他们天真无邪。但如果真有读者因为看了武侠小说而信以为真,象周杰伦在《双截棍》中所唱那样——“想要去河南嵩山学少林跟武当”的话,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他非常无知。
  相信没有哪个武侠/玄幻的写手会抱着要令读者相信他所构出的一切是真实的这一目的去写作,恰恰相反,武侠/玄幻的魅力所在,正是由于它的天马行空,化不可能为可能,以满足读者们的种种在现实中所达不到的幻想——成为英雄、拯救世界、掌握天下……
  爱情发生在你我他她之间,推理的较量就在人与人之间,科幻则扮演的是预言未来的角色,与这三类小说相比,武侠/玄幻的“现实性”无疑是最为薄弱的。而“现实性”的强弱,则直接影响到第一人称写作的效果。
  以历史为背景的武侠小说,是“过去时”,用“现在时”的第一人称只会令读者觉得格格不入,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而架空历史的武侠/玄幻,则可称之为“不确定时”,即使用第一人称来写,也无法令人产生“代入感”。而一旦“代入感”失去了着力点,第一人称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小说长短本身并不是影响第一人称写作的重要因素,但网上武侠/玄幻小说的主流是长篇(甚至是超长篇),通常标榜场面宏大、波澜壮阔(似乎许多写手都是冲着“史诗”去写的)。这样一来,所涉及的人物必多,且相互关系免不了错综复杂。在这种大背景烘托之下,较为单调且主观的第一人称视角便劣势凸显,如何面面俱到便让写手感到吃力不讨好了。
  相比之下,爱情小说可以简单到只有男女主角再加上配角数名。一部十几万字的爱情小说,来来去去只出现十来个人,不算出奇;推理、科幻也可以将范围、角色控制住而不影响可看性,所以第一人用于这几类小说,要显得更为得心应手。

  非常同意周评中提到的一点,倪匡所写的“卫斯理”系列确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登峰造极之作。起码,在中文通俗小说领域,这一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由一百多部小说构成的“卫斯理”世界,场景宏大,涉及广泛,人物众多。倪匡何以能够成功避开了第一人称写作中弊端,在此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为方便分析起见,在这里先将“卫斯理”的小说按“我”参与的程度分为两类,再逐一探讨。

  一、亲身经历类
  “卫斯理”,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大部分故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虽然“我”是无可争议的主观视角,但却并非是单一视角。
  当情节发展进入卫斯理视线的“死角”时,倪匡便会巧妙地切换镜头,插入其他人的视角。
  在“卫斯理”身边,扮演这个第二视角最多的便是“我”的妻子白素。象在《天外金球》中,前半部分是完全是白素的独身冒险,至后半部分,“我”才珊珊来迟,正式切入第一人称写作。
  除了白素,陈长青、温宝裕、小郭(我吗?)、红绫等人在不少作品之中,都或多或少扮演过这类“辅助视角”。
  辅助视角也不只限于一个,更可以是“多视角”,在《电王》之中,便曾插入过三个“辅助视角”。
  这种“第二视角”或“多视角”的互补,虽不致将第一人称写作“主观性”强“客观性”弱(甚至无)的弊病完全化于无形,但相对于那种独沽一味的第一人称写法,已高明许多。
  许多网上第一人称的作品,作者就是没有倪匡这种胆量与能力,不敢混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写作,误以为一切情节只能局限在“我”的左右,束手束脚之下,当然会有越写越伤神之感。

  二、转述经历类
  在这部分故事中,“我”的参与程度并不多,徒有主角之名而无主角之实,只是以一个旁观者或旁听者的角度去记叙整件事情。最多,是对整个事件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小说便明显有第一人称之名而无第一人称之实,说穿了,实际上是在以是第三人称写作。因为“我”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情节的发生与发展。“我”如同话外音,又象是一些小说中的“注”,只是起到补充说明与解释的作用,以及为故事划上一个句号。
  在《黄金故事》,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虽是交叉使用,但“我”并没有在故事主干中出现,张拾来与银花儿的故事已可独立成文,“我”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根据所见与他人进行一些讨论、猜测。
  由“我”在引述、转述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时,就要多花一些心思了。最简单的自然是“对话式”(如《木炭》),此外还可以摘录日记(《沉船》)、节录小说(《背叛》)、描写录像所见(《黄金故事》)、记录录音所闻(《寻梦》),等等。
  尤为高明的是,倪匡善于化劣为优,反而利用第一人称的不足而设置悬念,使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不管大家对倪匡小说中时不时暴露出的“政治性”看法如何,但就写作技巧而言,“卫斯理”系列的确是第一人称的极佳范文,值得大家去借鉴、参考。
  如果你是一位武侠爱好者,那么推荐你看一下《黄金故事》,个人认为,这是一篇极优秀的武侠小说。比起他一些打正旗号所写的武侠小说,要更加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言人称方法与小说创作


--------------------------------------------------------------------------------

简而言之,人称叙述方法部分决定了小说体裁精神,原因是不同的人称方法各有其

长处与限制。这些长处或限制,均出自於一个基本而重要的阅读概念,那就是人性

常情。



第一人称(我)的写法一旦被决定,有一些必然的限制需要理解并遵守。这样的限

制为的事符合常理;如果连叙述过程都不能严谨,剧情铺排再紧凑精彩,故事都不

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首先,从第一人称入笔,除了主角之外,其他所有人事物全部都是客体,他们的内

在本质或思想,都是透过主角这个主体的思维眼光,由他们的外在变化或行为据以

推断。所以,对於一个主角以外人物的想法念头,主角仅能「臆测」;凭藉对方的

表情反应,以及主角自己的生命历练,去揣度对方的企图想法。也就是说,人物关

系、剧情发展,很可能需要在这种不断的臆测之下进行推衍处理。



其次是悬念可能性的放弃。第三人称作品中常见的旁白论述,到了第一人称,稍不

留神便容易产生疏离,客观能力变得十分薄弱。进而,一旦这个「我」死去或消

失,读者必也随之丧失了感触剧情的五官,因此,主角的死亡或消失意味着故事的

结束。在这样的预期之下,故事进行中主角的死亡机率等於零,作者相对失去了某

程度上的悬念安排可能性。如果作者硬要安排另一个主角「我」甚至於「他」上

场,这种信念上的断层感也不容易说服大多数读者。虽然这麽说,看过的小说之中

还真少读到这样的尝试,即使在第三人称叙事上亦然。



其三,也是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第一人称人物容易流於矫情。描写上既然失

去客观的能力,主人公性格塑造的单薄便会使整部作品变得单薄。因为主观,多种

人物性格上的层次感难有机会表达发挥,主人公观点的可塑性成为这种层次感的来

源重心。许多第一人称的原创作品缺乏这样的体会,造成故事中疑点重重。



上面这几个小问题,在第三人称作品中并不多见。这说明了不同叙述方法,其实表

达出来的质感也是不同的。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作人物深度描写、层次跳跃,可以

安排非主人公心理自白、说书旁白,等等,变化万千。然而第三人称作品复杂度既

高,相对也不容易表现出一种第一人称独具的、透彻世事的质感。



顺带一提,其实还有第二人称写法,多见於短中篇作品,以武侠玄幻题材而言,则

是几乎没有过的尝试。以「你」为人称,先天具备了叙事者与「你」体的差别层

次,常以书信、日记、独白体裁表达。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兄提到“第一人称其实是最简单的写作手法,只要上过小学的人,恐怕都会写过诸如《我的妈妈》、《我的志愿》之类的文章吧?”的确是这样的,然而我又想为什么老师在开始训练孩子们写作文的时候会用这样的题目呢?答案应该是因为从熟悉的事物开始写,可写的更多,表达起来也会更丰富,自然提高起来也更快。



然而回到我们的武侠幻想作品的创作中来,这个道理就不太站的住脚,因为笔下的世界无论如何也不会是作者所熟悉的(至多是想的比较多,人物在现实中有原型)。那么,如郭兄所言,选择或偏爱第一人称的原因何在呢?



也许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平时就在做自己如何如何的美梦,用第一人称写的话只要把梦话说出就可以了,连语气转换、修饰的功夫都可以省去,实在是太过方便了。反正也就是写着玩的,不用太过深究。网络上很多颇受欢迎的第一人称作品,作者大多在写到二、三十万字的时候有过力不从心的痛苦感觉。想想也是,“我”要在短短几年经历这么多事、收获这么多美女,的确是太辛苦了,怎么还会有时间写“回忆录”呢。



但一定还有别的原因,要不然为什么会有卫斯理、兰特,要不然为什么会有无常兄的勃勃雄心。郭兄提到——以历史为背景的武侠小说,是“过去时”,用“现在时”的第一人称只会令读者觉得格格不入,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而架空历史的武侠/玄幻,则可称之为“不确定时”,即使用第一人称来写,也无法令人产生“代入感”。而一旦“代入感”失去了着力点,第一人称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大约是认为第一人称的写法对于唤醒读者的代入感有着传统第三人称写作所不具有的优势。



然而从自身的阅读经验出发,我对此并不能够苟同。恰恰相反,如同和朋友聊天,当他一个劲的说“我如何如何”的时候,作为听众,我们都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断断不会有什么“代入感”来产生。卫斯理系列就是如此,我始终都认为那是一个有趣的人在给你讲他经历的有趣的故事。对《大剑师》的代入感也许要强烈一些,但我想那是因为故事的内容,而不是第一人称的作用。事实上对于类似《大剑师》的作品,只要给主人公压倒性的篇幅,效果都会是明显的,不信的话我们可以把《覆雨翻云》中韩柏的情节单独拿出来看一下读者的反应。



在谈判过程中,有一个公认的道理,如果一方固执地表现自己的立场,总在说“我要”如何如何、“我认为”如何如何的时候,谈判的气氛不会很好的。小说和谈判自然是两码事,但人们的心理总是有相通之处的,所以第一人称写作手法即便不是更难令读者产生代入感,也不会在这方面更有优势。当然,一旦作品得情节人物语言笔法令读者产生强烈得认同感,那么代入起来倒是不用在脑中再想“我是×××”了,效果也许如同催眠,会更好一些的说。



但是第一人称似乎另有一个优点,就是“真实感”。传统相声中有一个经典段子叫《扒马褂》,一人说大话,另一人就百般圆话,说大话那人就总是说“我看见……”。其实仔细想想,三姑六婆闲言碎语之际,不是也大都是以“那天我看到”作为开头的么?聊天时候如此,小说最早的职业传播者、作者说书人大抵也是如此吧。为了吸引听众,夸张激烈之余想尽办法令听众感到自己说的是真事,以令听众更大的因窥隐僻好奇心得到满足而兴奋,想必是说书人必备的职业修养。虽然讲到前朝旧事、皇室秘闻的时候最好不要将自己牵扯进去;但如若讲到剑侠仙怪、乡野怪闻的时候,能有一个“我”在其中穿插忙碌,无疑能对作品的真实性有很大的正面意义。



真实感因素被大家忽略,也许是因为我们写的太过玄奇了,大家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其实如果作品的时代背景契合当代,“玄”的成分稍微小一些,相信效果也会不错的。在这方面《女人街的除魔事务所》就颇占了一些第一人称的便宜。相对来说,《真髓》虽然写的非常好看,但由于并不是主人公并不是空降在三国的现代人,在真实感营造方面作者的处境明显要更为艰难。



总的来说,第一人称比之第三人称写作,在故事编排乃至遣词用句上局限性要大的多,非常考验作者功底之余,效果也未见得能好到那里去。应当视作品的情节长度进行选择,现实背景或中短篇小说写来会轻松一些。不过已经用第一人称进行长篇幻想创作的作者也不必发愁,想想您当初如果选用了第二人称现在会面临的苦恼,足可以大笑了^_^



第一人称进行小说创作有很多可以探讨研究的具体技巧,郭兄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希望大家也多多总结。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把第三人称混入第一人称的小说里,是目前以第一人称写作长篇的写手们最佳的避难途径。
  小弟刚写完一个八十万字的长篇,很不幸的是,是用第一人称写的,TMD那个苦啊。最开始决定用第一人称并非是贪图好写或跟踪潮流什么的,而是觉得用第一人称更容易表述人的各种感觉,更容易撼动人心。我认同先前郭兄的观点,代入感强。
  可是,我说可是,世间无论什么事都没有完全绝对的。代入感强也必须有一定的东西来支撑,这种东西无以名之,我叫它“虚伪的真实”。要写的真,要可信。
  大家总说玄幻玄幻,是虚构的架空的,可是若非在虚构的内容中传递真实的情感要素,读者是无法共鸣的——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
  然而,正如前面几位兄所言,第一人称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它更容易表述主角“我”的感受,却因此忽略了其它重要角色的表述。这二者是不能完美共容的。尤其是,当你用第一人称表述主角时,往往易于传递情感,却难以在其它方面有所作为——只有情感和性格是无法使一个角色丰满的。是的,必须透过其它人的视角。
  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结合起来,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可做起来极其困难。稍有不慎就会人仰马翻,将读者陷入不连贯的、割裂的感觉里。这个衔接的技巧,必须非常纯熟才可以用。唉,反正小弟再也不会用第一人称写了,正在用第一人称的同志们好自为之吧。
  最后说一点自己的感受。
  如何把第三人称无缝接入第一人称?
  第一点,小弟认为这两个人称最好不要同时出现在一个场景里。换句话说,两个人称要出现在分节号的两边。反正第三人称是要起补充作用的,这个方面可以有效利用。
  第二点,正如前面一兄说道,第一人称的缺点有时可以作为优点来用,这个方面甚至可以用来提升作品的神秘感,深入地推动情节的前进。如何用法,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小弟处理的方法是,一个人的感官、认识、经验等无论如何都是不全面的,就挑“我”所遗漏的地方下笔,铺陈情节,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有助于情节的起伏,再结合“我”的情绪推进,应该很好的说。
  第三点,永远记住第三人称是补充,它在文中占的分量,不管是字数还是描述的内容,都应该少于第一人称。否则,就是喧宾夺主,大大消减第一人称的浓度(?)……
  最后一点,呵呵,如果你写完这一部第一人称后,就彻底放弃用第一人称写作的想法吧。那可真不是人受的。

  如此,一家之言,欢迎批评。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5-17 1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