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4|回复: 0
收起左侧

[研究讨论] 感受文字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8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论在过去和现在,都有着无数的读者为文学艺术的魅力所感动,这
一点在未来也不应当会例外吧.当身为读者的我们阅读那些迷人的文学杰作的时
候,我们时常会说文字有多么的优美.那么这些文字的优美是如何被我们感受到
的?本文便是作为读者的我所做的思考,惟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字之美,更好地体验那令无数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一,本文要讨论的仅是文字之美,事实上,文学的魅力和美丽
不仅在于文字,那神采奕奕的人物和精彩绝伦的故事同样会带给我们美的感觉.然
而在这里我们试图把文字之美抽出来讨论,而尽量避开文学其他因素的影响.其
次,讨论的是我们感受到这些美的途径和方式,也就是讨论我们是怎么感受这些美
的,这些美是不是会因人而异.第三,这里所说的不是创造美,而是感受美.诚然当
作者创造文字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会认为那是美的,也就是他也在感受着这种
美.有时作者也在试图感受他所写出来的作品之美,将之视为创造的重要过程.不
过 "当局者迷"的情况也时常会发生,对作者而言两者并不完全统一。所以创造这
一过程并不是本文所关心的。

对美的认知过程及特殊的文字美
我们是如何认识文字的?毫无疑问,不认识文字是不可能感受到文字之美的。那
么我们是如何认识文字?如何让文字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足迹的?
比如"红色"这个词.初生的婴儿当然既不认识这个词,也不知道什么是红色.当他
逐渐长大起来。他就会学到什么是红色。上学之后之后当他学会认识"红色"这个
词时,这个词就会和大脑记忆中的红色联系起来.当他下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马
上就会联想起什么是"红色".而再然后这个对应过程就会变得复杂一些.他会知道
这个词使用时不仅仅限于颜色,很可能出现其他一些涵义,这时候,他的大脑就会
逐渐将这个词抽象出来,仅仅作为一个映象单位和其他一些元素结合使用.此时,
再说起"红色",他的大脑就未必会反应出颜色,而会等待后续情况再作出进一步的
反应.
这是关于文字的一个简单的认知过程.然而让文字具有无穷魅力的"美"的感知在
这里就已经开始了,而人与人对文字之美的认知差异也随之开始产生。这
个"美"的认知是如何产生的?首先,人对抽象名词的认知都是从具体事物开始.
不看到某些具体的"红色"的东西是不可能对红色有印象的。通常人在逐渐长大之
后,会将具体的事物淡去而转为抽象的记忆。然而这一过程并不是绝对的,这个
抽象的过程有时会变得非常困难,尤其对那些他当初遇见时印象特别深刻的具体
事物.比如说笔者就见过一些有这种抽象困难的同学或者同事,虽然他们他们在许
多问题上表现的极为杰出,但有的每次都要动一动自己的手才能辨认左右,有的
要回忆小时候家门前的一条路才能辨认东西。甚至有人说,每个人都存在一些抽
象起来特别困难的概念,有的甚至会与你永远相伴。
奇妙的是,在这种抽象困难的情况下,对文字之美的感受却可能由此而来产生。
难以理解吗?我们问,感受到"美"的感觉导电是什么?让人感到愉悦或者其他什么
让你舒畅的感觉,说穿了,让你体内的腺体分泌。感受美的过程实际上正是把个人
这种特殊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感觉和审美价值观中所说的"美"联系起来的过程。这
个“美”同样是一个人在成长中需要感知和抽象的.
通常我们说单独的"红色"不会让一个人感到美.然而如果这个人有抽象困难,而让
他印象深刻的这个具体事物,比如说一条在空中飘扬的红色丝巾,恰好是他能够让
他感觉到"美"的,那么每次当他看到"红色"这个词时就都会产生美的感觉—-只由
这个词就产生了美感
这是文字之美吗?恐怕绝大多数文学爱好者都会否认这是文字之美.但是我们问:
当一个这样的人开始阅读一段按通常标准具有文字之美的文学作品,而这一段中
刚好有"红色"这个词,那么他所感受到的"美"倒底是由"红色"产生的美,还是通常
意义上的文字美?又或者说,他感到美的话,这个美是不是文字之美.
看到这里,你会说这是诡辩,为什么人一定要发生抽象困难呢?假如不考虑这个特
殊因素呢.实际上即使没有这样的认知过程,这样的认知过程几乎肯定是会发生
的.比如说关于红色的词,"紫红","粉红","绯红","淡红","深红"等等等等.中文
里倒底有多少种这样的红啊.当你看到其中一个的时候,特别是这个很不常见时
候,你能立即感受到它的抽象印象而不需要借助于具体事物吗?世界上的事物与概
念是如此之多,其中有许多你在见过之前连象也想象不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不
依赖于具体事物的映象而把所有概念都抽象出来,借助于具体事物的印象反应是
必定存在的.这些自然的或者人造的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不可避免的会对美的认
知产生影响.当我们在感受文字之美的时候,这样的感觉时常可能夹杂其中。
实际上,对这种感受美的过程产生疑惑是不必要的.因为从另一方面来说,读者对
文字的认知也是同样的过程.由字构成词,词构成短语,短语构成句子,句子构成段
落,段落构成文章.所有大的认知都是由小的认知构成的,在这样的认知过程中产
生的"美"无论倒底产生于哪一层次,终究都构成了所认知的美的一部分.最终读者
所感受到的文字之美毕竟将是总体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认知过程中,对文字之美的认知差异已经产生了.可以想
象一个色盲症患者和一个正常人所看到的文字之美就绝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假
如这段文字中刚好出现了这位患者所不能认知的颜色,那么与这种颜色有关的可
能的美无疑就会和正常人认知的不同.同样的,一个没有立体感的人对文学作品
中出现的描绘建筑之美的段落也会与正常人感觉不同。即使同是正常人,他们在
过去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知识背景的不同,这些不同引起的多某些概念产生的
认知差异,也同样会反映到对文字之美的感受之中。
所以,我们要说的是对基本字词的认知是感受美的基础,这些基本字词本身就可能
产生美。当然文字之美的境界并不仅此.当这些基本字词在大脑的映象通过句子
的形式组合起来的时候,我们才开始真正的文字美的认知。而由于每个人在这些
基本字词的认知上就存在区别,因此从本质上决定了审美的主观性和个体性。当
然,对同样的概念,人与人也必定存在着认知共性,因此对有的文字之美的感受上,
人们即使有小小的差异,也必然会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文字之美,其一在色

这里的色,不是颜色之色,更不是美色之色,应当是“色空”之色,实际上是作品中
的字词所产生映象的和。当我们看某一段文字的时候,这段文字中所有字词短语
所产生的映象都将在大脑中次第出现。这些映象的影响或深或浅,都将参与组合
成我们的最后映象,而这个映象中将可能存在对“美”的感觉。
文字的组合方式有许多种,在文字之中,第一种美也就是最简单的美就是不考
虑复杂的组合方式,仅仅将字词产生的映象进行累加,并最终将所有基本映象在大
脑里合成一个图象。比如:
"狗","一条","黑色的","路面","在","石板","青","成","上","跑".
这是一句话中的基本字词,通常读者都是按照顺序将这些字词阅读下来,再按照自
己掌握的语法知识将它们的映象组合起来."一条黑色的狗在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上
跑"。在大脑里,一个完整的图画就出现了.
美产生于何处?如果你在生活中看到这个图画感到美,那么你在这里看到的文字中
也会感到美,这就是仅由图画产生的"色"之美.
在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
假如我们看的是一段说明文字,这段文字完整清晰的在我们眼前描绘出了一个破
破烂烂的凳子。在生活中我们看不到凳子的美,但是我们的经验同时告诉我们:
如果这段文字的组织方式足够好,我们会感到这段文字是美的。为什么?实际上,
这里感受到的美是文字美的其他形式,后面我们将提到。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有另一段文字,其组织方式和上面一段一样好,但是这
一次描述的是一个人的脑袋被打碎了,脑浆涂满了它的外面.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许多经验和例子告诉我们,如果这段文字好到描绘的非常清晰的话,将会有非常多
的人看不下去。有人甚至会仅仅因为这段文字而感到不舒服。假如文字的感觉完
全是由组织方式决定的,那么这两种情况为什么会有区别?很显然,这是因为前一
种当中,我们对图象没有特殊感觉,由于文字的组织方式产生了美;后一种文字组
织方式产生的美是一样的,但是图象产生的感觉压倒了这种美。
所以我们看到,我们对图象是有感觉的,当它是美的形象时,我们同样能在文字中
感觉到。
同样是美的感觉,强弱的差别还是存在的.这种差别是如何体现的?实际上是图象
和现实生活中的近似度决定的.仍然举刚才那个脑浆的例子.假如我们在生活中看
到那副图象,恐怕有许多人会立即吐出来.但这些人如果仅仅是通过文字了解这个
图象,那么或许仍然不舒服,但是要好得多。这是因为文字所能达到的信息量永远
不可能达到眼睛亲眼看到的程度。因此 真实度相差很多,给大脑造成的印象也小
得多,相应的在产生美感或者恶感的时候也小得多。
在这里有个问题,有人会问:时常在著作中看到美女的形象(女同胞请自动将这段
中的美女代换成帅哥:),觉得这些形象比生活中看到的还要美,而且这些文字可能
还没直接提美女的样子。为什么?实际上文字提供给我们的信息量总是远远不够
的,我们的大脑必然会用以前的经验中产生的画面来进行补充,使它成为我们能够
达到一定认识的图象。.这是一种合理的想象.只要那些文字能够提供一些暗示,
使得我们的大脑能够联想起与之最接近的图象即可.这个想象达到什么程度,完全
由个人的思维习惯决定,当然,出于爱美的天性,通常会把她想象的更美一些.但是
这种想象,需要信息补充,实际上仍然削弱了她的印象.假如生活中一个和你想象
中的美女一样的人站到你面前,那么给你的震撼将会远远超出你在文字中想象的.
当然,这种好事太少了:(顺便一提,假如你不需要提示就把他想成美女,现在网
上通常管这种叫YY。
现在问题就清楚了。文字只须要把一个图象描绘出来.假如这个图象是美的,那么
它就将产生美感,这就是本文所说的"色"之美。给你带来这种美的文字,通常该把
它称为栩栩如生.假如这些文字和我们下面将提到的另外一些美相抵触,那么现在
流行叫它摆POSE或者耍COOL . :)
对于这种美还有什么问题?
首先,我们怎么能让它更美?我们说只会有一个更美的图象,而不会让一个图象变
得更美.但是这里存在着一种可能:对同样的图象,假如你描述的更细致,提供的
信息量更大,那么给你的印象就越深刻,大脑需要补充的信息量更少,那么你的美
感可能就越强烈.
其次,存在一种情况,这段文字明明描绘了错误图象,让一些人觉得不忍卒睹,但是
却有另外人觉得非常美,这是怎么回事?实际上这是因为背景的不同.举个例
子,"大侠用玄铁剑砍断了对方的兵刃".假如你知道"玄铁"是武侠小说中常见的贵
金属,用它做出的都是神兵利刃,那么这个景象毫无问题。假设你的美感由此而
来。现在,假如有个作者忘记了或者根本不知道"玄铁"这个词,但是又记得大概
有个叫什么铁的词,想用。最后用了他自己觉得比较酷的"锈铁" (例子荒谬一
点,但是好理解)。现在句子变成了"大侠用锈铁剑砍断了对方的兵刃".你看了,肯
定不相信,或许还会很气愤。但是假如又有另外一个读者既不知道"玄铁",也不知
道"锈铁",那么他很可能觉得:既然作者都这么写,应该不会错吧。那么他就会
在大脑里补充上一个类似于"玄铁"的形象。这个形象可能会比你原来对"玄铁"的
感觉弱一些,但是对整个句子,他就会产生和你相近的美感。这个例子发生的可能
性较小,但是有许多类似的问题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因为不同的读者背景不同
而产生的。有时候这种差异并无高低,但却会使人们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
第三.笔者认为,假如一群人具有类似的背景,那么他们对“色”之美产生意见分
歧的可能要小于将在后文提到的三种美,甚至比前面提到的对字词之美的感知分
歧都小。因为这一种美是社会审美观点.虽然不同的人审美观点不同,但对于基础
的“美”的观点应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且并它不象"字词之美"的个人性那么
强。后面提到的三种美比较深邃,在审美观上的分歧可能会因此更大一些。
由于这种"色"之美是文字中最基本的美,所以它是文字美的基础,是试图以文字让
人感觉美的人所必须掌握的。对它掌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者的水平,
毕竟没有前面这样的基础,而直接掌握后面的美是比较困难的。
要在这点上做得更好,无疑要注意在这样的总体感受当中,每一个元素都起着其作
用.具体的说就是文字中那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要准确理解它们的意
思。然而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组合。就象人的衣着,全是名牌固然很好,然而搭配的
是否合适才最终起着决定作用。把这些词组合起来的是短语的结构,句子的结构
以及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整个过程如同建筑:词汇象是建材,这些建材是否能变
成屋子,装修是否合适,这些屋子是相互孤立还是联成一片,又或者变成摩天大楼?
这些材料的命运,最终由建筑师也就是作者决定。建筑师的建筑功力,也就是为
作者们永远追求,为读者们不断讨论的文笔了。
在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中,有一些方式已经被前人多次用过,并总结一定规律的,
这大概就是被称为修辞方式的了。使用得当的修辞方式,将会成功地组织起那些
基本的映象元素,组成你要描绘的图象,达到增加美的效果。比如排比:假如你手
上有一些房子。如果你把它们排在街道两旁.那也可能产生美,但往往要和其他形
象比如街道联系在一起。而且这些房子比较分散,相应的美感也会分散。然而,当
你正确地使用了排比手法,将他们组成一座摩天大楼,那么美感将会集中的体现出
来.即使建筑外观设计得比较差,那么高的一栋楼,对站在楼下的人来说它的压迫
感也是肯定的,吓住其中一些不成问题。
最后要说的问题是,笔者认为读者用来描述文笔风格的多数来自于感受文字画面
提供的这种“色”之美。是这些画面及其中的元素给你的感觉让你判断这种文笔
的风格和特点.这里只举一个大家常用的形容词"华丽"的例子。比如下面江南的<
九州缥缈录&#8226;虎牙>中一段:
“七尺七寸的虎牙枪,黑色的枪刺边缘,乌金色的刃极为流畅的汇成一点寒星。
没有枪缨,镏金的虎头吐出了长达九寸的枪刺。精炼的熟铁一直包裹了枪杆前方
近两尺五寸,只有靠近枪尾的地方才露出木杆本身的紫檀色。
猛虎啸牙枪,这是一杆战枪,战场上无数鲜血磨砺而成的武器,长度和重心都配
合得完美无缺,枪刃精密的弧度保证它可以轻易刺穿三重铁铠。整个九州大陆
上,也只有人类的设计配合河洛无法比拟的铸造工艺,才可能在一块顽铁上凝聚
出如此强烈的杀意。
  对面持剑的人也知道枪的威力,他的步伐极其小心。双方对峙着变换位置,
持剑者留下的无数脚印中竟然有北斗隐约成型了。两尺七寸的剑含在剑鞘里,持
剑者不断的变化着按剑的角度和手法,根本不让持枪者看出他的心念。 "
让我们回顾什么叫"华丽".假设我们到一个富豪家里,我们说他家华丽,因为他家
有众多普通人没有的或者质量远高于一般家庭的家用品。家用品在这里就是所用
的字词.比如说这段里的"紫檀".有多少人见过这样的东西?如果你对这个词从来
没有建立过映象,那么你在使用时很难想到它.相对于不会使用的作者,这就是"普
通人没有的家用品".即使对读者来说,如果你也不太了解这个词,那么你也只能略
过它或者分开成"紫","檀"来猜度它的意思。如果作品中这样的东西多了,会不会
给读者的理解造成影响呢?假如那个家庭是暴发户,你可能会在心里对他表示不
屑。但是这一家如果是真正的贵族,家中的摆设绝对符合美学,你更看不出那些古
董有什么赝品,那么你一定会觉得贵族气息扑面而来,就会对文字的组合方式产
生由衷的佩服之情。就象这一段:当里面出现"乌金色,流畅的汇成寒星,镏金的虎
头,紫檀色,猛虎啸牙..... "这些字眼让你无法建立真实准确的映象,并且整个文
字的组合也很准确清晰的时候,那么你除了惊叹"华丽"还能说什么呢。
与之类似的还有由修辞手法产生的"华丽"感.比如说,当作者用排比将房子盖成了
大别墅,那么你回顾一下自己家的小房子之后,估计也只有称赞人家的豪华了。
当然,如果这些特点并不完全具备,是不能产生“华丽”感的。不过如果你发生
了误读,忽视这些因素里面的某些不妥之处,那么被其中某些特别诱人之处所迷
惑也正是很正常的。


文字之美,其二在动

当一段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情境如画在眼前的时候,已经够美了。但是如果能够让
这幅画动起来,那么给读者带来的冲击力,给读者带来的美感,经常会更强烈.这其
中的原因很难捕捉.试着想来可能是以下一种或几种:
1.运动的场景本身就以画面为基础,实际上是在原来具有的美上又附加了一些;
2.人们感觉到的美原本就是由文字的提示产生的各种映象的组合,当印象能够动
起来,那么它可能的组合方式就比静止的多得多,那么能够感觉的美也就越多;
3.对人类的感觉而言,对动感的把握比对颜色,线条等静止印象更重要.画面能够
产生的美本身就是在对比,在对运动的想象中体会的。因此审美时对运动的感觉
会更强烈。
4.世界上色盲比植物人要多——^-^开个玩笑。
无论以上理由是否成立,又或者运动美其实并不比画面美更强烈.但运动美作为独
立于画面美以外的美应该是确实的.由此也必然产生对美感悟的不同.比如说,我
们许多情况下说平实的风格好于华丽的风格,其原因或许就在此。当一个华丽的
文笔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颜色众多或者构建复杂的图景时,这副图景动起来就
可能很难。即使动起来,原来其上的众多要素可能会因此显得很混乱,并且早运动
中其映象可能发生视觉或其他感觉的异变。即使所有的变化都有序的进行,需要
感知的要素那么多,读者感受起来也很累很难吧.而相应简单的画面在运动时,或
许能有更大的自由度,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因此平实的写作风格或许比华丽的风格
在运动美中占据优势.
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关于运动美的例子,契河夫在一封信中,举了这样两段描写.
一段是他称为落人俗套的,‘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绦紫色的金光一
泻而下’.而另一段是他称为将效果描写到了极致的:‘在水坝上,一只破玻璃瓶
的瓶颈折射出一星亮闪闪的星光,塑像倒映出圆形的黑影,一只狼慢慢地出现在
视野之中并开始奔跑’.
当我们品味这两段文字的时候,首先要说明的是所品的肯定不是原文,是译作.对
文字的感觉首先要通过译者,怕是要打折扣了.假如说收信人能得其上,翻译者恐
怕只能得其中,看着译文的我们看到的是下,所得恐怕是下下了.不过,故妄言之,
故妄听之。不管我们如何曲解,天堂上的契河夫都拿我们没辙。.再说,假如胡说
八道真惹得他大骂一个"无知小儿",恐怕我们非但不会觉得耻辱,反而会觉得脸上
飞金,如登龙门。
那么我们怎么能感受到这两段描写的差异?如何理解契河夫下的结论?在这两段文
字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
第一段看到的是海上的落日.有颜色词"黑色","绦紫色","金",动作词"沐浴","一
泻而下",物体"落日","海洋的浪花",我们首先能感受到的是由这些词所对应的大
脑中的景象,然后把他们结合起来,在大海的黑色背景下,落日懒洋洋的。眼前看
到的仿佛一副油画,美主要是静态的,加上后面的"一泻而下",最多如同八张一串
的洋片纸一闪而过.对读者仅有的视觉冲击力主要是由画中大块的颜色提供的。
而第二段的景象是读者无论如何不能在同一刻感受到的.假设这里有个摄影镜头,
在这个镜头里我们首先看到水坝,随后镜头从水坝聚焦到玻璃瓶,然后再聚焦到瓶
上折射的星光,再转到黑影,狼的奔跑。而在这一连串的镜头里又可以看到玻璃瓶
是破的,星光是一星亮闪闪的,塑像倒映的黑影是圆形的,最后以一只狼慢慢地出
现并开始奔跑而告终.这样一系列焦点的转换所消耗的时间,所展示的信息量之庞
大远远不是第一段能比的.虽然篇幅也多了近一倍,但无疑是值得的.这样一些变
化,完全发生在水坝上一个微小区域之中,它的广阔虽然远远比不上大海落日,然
而却通过折射闪现了外界的事物,并由此产生了空间的变化。狼由缓慢的状态到
开始奔跑,这种速度的变化使读者的感受随之而行.这种运动与变化之美比起第一
段主要靠颜色来体现的视觉美来,在感受的深度和广度上的强出了许多.

在这一部分,我将这种美记之为"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运动"并不是真的
动了.由于读者只能按照作者给定的顺序来看事物,因此作者就有可能让你在动。
就象摄像机所拍折的画面:当你运用镜头语言对眼前的景象进行编辑,"让镜头说
话",事物出现的次序及其产生的对比也是"动"的感觉。在这个过程里作者所要描
写的东西也将会进入到你的大脑中.这种描写与对"画面"的描述有的时候是统一
的,有的时候完全不同。这些决定于作者如何安排事物出现的次序,如何让它们形
成足够的引人注目的对比.
除了以上两种"动"的方式以外,还有一种完全静止却能产生"动"的感觉.比如阿来
的<尘埃落定>中的一段:
"这广场上空空荡荡。只有翁波意西还坐在那里。坐在早上我们两个相见的地
方。官寨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我真希望有人出来张望一眼,真希望他们弄
出点声音。秋天的太阳那么强烈,把厚重的石墙照得白花花的,像是一道铁铸的
墙壁。"
这里真是静的可以,也压抑的可以,以至于竟让"我"将"石墙"认为是"铁铸的墙
壁"。人是静止的,周围是静止的,“官寨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只
有"我"的思想还是动的,但这"动"的程度也削弱到只"希望有人出来张望一
眼","弄出点声音"。静的压迫力达到了极致.这种"静"又是通过"我"的一点
点"动"来对比的,以压抑暗示情况的必须改变。然而还没有改变,压抑感还在变
强。在这里,由于最终的要求是让读者来感悟,景象可以不动,只要能够让读者的
思想和感情动就行。真的是"并非物动,乃汝心动".

文字之美,其三在音

当读者读到某些优美的文字,常常不约而同地将之比喻成音乐.这其实并不奇怪,
文字美中从来都离不开"音"之美。
当读者在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首先起作用的就是这个"读"字。当儿童初学文字
的时候,经常被要求朗读。朗读一段文字的时候,正是一连串声音响起之时,其中
就必然会出现声调,语调和音韵的变化。音乐能够给人产生的美感,在文字的读
音中也是存在的.与纯粹的音乐相比,那些优美的旋律浓缩了声音所能提供的美,
美感毫无疑问更强烈。而在文字中,由于产生连接毕竟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字词,
而仅由字词产生的声音变化是有限的,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这些声音的变化显得平
常,要比音乐弱得多.但它必定是贯穿于整部作品,因此“音”之美实际是文学中
最为基本的美感.
当读者不是朗读而是默读的时候,这样的感觉是否存在呢?依然是存在的.因为语
言产生早于文字,人的个体掌握语言也早于文字。因此正常人都是借助于声音掌
握文字。当读者默读的时候,虽然已经不发出声音,但这些文字产生的映象在人脑
中必然和原来的声音产生的映象相结合.此时这种感觉与文字产生的其他的美相
夹杂,其中的感觉自然让人陶醉。这其中节奏之美大量产生于断句,与标点符号的
运用密切相关;而韵律之美则与字词内容本身的形象相连,交相辉映。
文学形式中有着和声音之美紧密联系的,比如乐府,诗词.但完全脱离文字其他美
的纯粹的"音"之美也是存在的。曾经有人试过将一大段无意义的文字交给某些著
名播音员主持人,这些人仅仅凭着自己主观的音调变化就足以让听众感到莫名的
悸动。
诗歌等形式的音之美无须多言,虽然音之美在此外的一些文学形式上解读经常为
其他的美所掩盖,但仔细分析还是很多的,尤其是一些使用语气助词的时候。例如
<过秦论>最后一句"攻守之势异也".全文气势滂泊,至最后一句戛然而止,惟最后
一个"也"字悠悠然而有余韵,其间的升降可谓极妙。而在另一篇妙用"也"字的名
文<醉翁亭记>里,全文21个"也"字充分展现了"音"之美在文学中的魔力。"苍然白
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呢哦而出,有醺醺然之意."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
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隐隐有得意之情.声音之美在此达到
了极点.
读者对音之美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对于同样的文字,每个人的读音不同,选择的
声调,节奏不同,相应的,感受到的美也不同.在其中对文字美的感受的个人化,主
观化或者会比其他形式的要更大一些.然而音之美本身原本就是一件极难体会的
事情.当作者创作之时,要将这种美完全体现出来,无疑是非常之高的要求.纵然是
高手名家,有时也会出现问题.比如<腾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一气读来,少年人的英风锐气尽在其中,可谓绝唱。然而
当我们把它放在全文当中的时候,却或有不妥之处.这一段中此句之后其后还
有"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因此作为整体,这一句的感情无法完全抒发,必
有压抑,反而不如各删一字。"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代入全文,显得更
为协调,也与这段后面部分全为四六之文相和.遥想当年传说,王勃作文之时,每得
一句都为传出,易见其分开之美,而难细思其在整体中的效果。以后传遍天下,更
不可能改了.或许这是完美的局部有伤于整体之美的又一个例子.
文字能够让读者感到音韵之美,无疑作者的文字功力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
文字之美是不能也不应该与内容上的故事情节,人物等的美相脱离的,如果对音韵
之美过度追求,与其他部分不能适应,无疑将会伤害文学的总体感觉,比如温瑞安.
在他创作的后一阶段,他进行了众多的尝试,在自己的小说里使用了一些看起来很
奇怪的技巧.比如"惊艳一枪枪枪枪……",这样一种连续的音律颤动如果和书中的
气氛相协调配合的话,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心灵冲击,获得极高的审美享受.再比
如说他为很多人诟病的标点乱用,实际上,细品那些语言就可以明白,这是在控
制整个语言的节奏,是读者获得类似诗歌的美感.顺便一提,温瑞安还做了一些被
某些人讥为"骗稿费"的将文字在形式上进行特殊的排列的尝试。很难完全评估他
这种做法所达到的效果,然而这样的漫画式文字在某些时候确实也创造了一些动
感.这种文字排列的画面上的变化和音律上的节奏改动,在原来文字内容之外又提
供了一种新的感受。不过,温瑞安的尝试还是基本失败了.一方面这与武侠小说这
样一种通俗性读物的读者群很难适应,另一方面他创造时产生的新奇感是否与美
感相混合使自己造成误认,也就是这种感觉是否实质上是美的也有问题。更重要
的是当他小说的内容没有支撑起小说形式的时候,他的失败也就成了无奈的必然.
在结束这部分之前,顺便一提.当文学进行翻译的时候,困难或许就在于对"音"之
美的翻译.尤其是中文这种表义型文字和西方表音型文字之间的巨大鸿沟很难调
和吧."色"与"动"或许只需要直译就可以完成,毕竟原作者描绘的图象及其运动的
基本元素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不改变原文的语式和顺序,那么异国人的不同发
音方式将意味着美感的改变.如果按照本国 人的表音方式叙述,那么实际上在重
新构建美感.假如原作的"音之美"起着特别的效果,那么身为译者,要感受到这种
效果,还要用另一种文字将这种"美"的效果准确地表达出来,其中的难度确实太大
了。有人说"优秀的译作相当于再写一部书",此言不假.

最后要说的是,虽然音之美对文学之美如此重要,一旦能够体现将会达到极高的境
界,但却不意味着它离普通作者很远。由于语音和文字根本无法分离,所有作者在
开始创作时都必然与它联系。对这种美的感悟,对任何作者而言,都是必须具备一
定能力的。作为一种全凭感悟的能力,要想达到真正迷人的境界,这其中的道路也
必然艰辛.

文字之美,其四在心

文字之中,美的最高境界或许是关于人性与感情的。而这其中所谓人性,本身就是
人在各种事情中的所产生的感情的反映,因此两者实际上是一致的.
人的感情虽然有时显得简单.然而即使是看上去相同的感情,其产生的原因和深厚
的程度也可能相差甚远。如果说"音"之美还可会意,那人的心情有时连意也无法
会.即使你能猜个大概,但其中复杂之处是别人无法体会的.既然这本身就比较难,
那么你要把他写出来就更难了."临表涕泣,不知所云。"要表达这种无以表达的
感情,有时也只能以无言相喻.而这种美其中奥妙更在于不是将感情是什么告诉读
者,而是让读者产生作者想让你产生的感情。这种感情即使不是原来书中人物的
感情用事也没关系。如此奥妙,效果自然很难捕捉.
要表达感情,通常都只有借助于间接的描写办法.利用动作,利用语言,有时还要借
助于环境的暗示.这样的例子不多列了.然而,我们要说的是,通常的这些手法,往
往只能表现出角色感情的种类.有时虽然能够以特殊的,典型化的,突出强调的描
写暗示出感情的强烈,让读者有所理解。但真正能够达到让读者感同身受,无以名
状,直觉比书中角色感情更强烈的境界实在是少之又少.
归有光<项脊轩志>后补之一段谈其妻之往事,有"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
子,且何谓阁子也?'"其言絮絮,然而与"妻死之年手植之枇杷树,今已亭亭如
盖。"相辉映。多年之后妻之音容笑貌、平常琐语犹在眼前,虽于夫妻之情未着
一词,然读者无不感同身受,归有光将当日情况完全叙出,全是自身所闻,使读者
置于人物之身。言语简单,人人可懂,真实感极强。语言平顺,使人注意力不散,
无任何事可为,惟有置身于此情之中。其中动人之处,直沁心脾。
再如鲁迅之<一件小事>."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
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
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这里鲁迅全用暗喻,同
样未对心情的动荡着一词,只以形象、气势的对比相喻.而更重要的是这里形象、
气势的变化又是在想象中出现的,凭空多了一层变化,使其显得更加玄妙难知。明
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却又仿佛难以尽知.看人心似进似出,和上面归有光的海般神
情不见其深各有妙处。中文从此又多一名句.唯一可惜的是,或许是现代汉语初建
的缘故,这一句技巧性过强,隐隐令人有不真实之感,稍为遗憾.
如果是长文中的,对"心"的描写必须要和文中的情节环境相结合.唯有将写"心"之
美与情节之美相结合,相互感染,才能达到感人的效果。这其中因为文长,所以感
情必定会有变化;而这种变化,如能逐步展示,由浅入深,效果方能达到极境。
"心"之美的最终接受者在于读者.而读者的经历又千差万别.对不同读者而言,所
最能被感动的感情往往相差甚远.而且不同读者的解读方式又不同,对作品的理解
又有区别.因此,对不同的读者而言,最让他们感动的作品便未必相同。在这种情
况下,要写出要尽量多的人强烈感受的"心"确实是对作者的至高要求。

文学的美是无穷的。最美的是什么?或许是读者的感觉,没有我们自己的思
考和感受,又哪里能看到触到听到感觉到美呢?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5-17 2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