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bb252
收起左侧

[电击文库] [入間人間]真君家~艾莉欧们的甜言蜜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4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儿都是上辈子的情人,怎么感觉真君比起表哥这样的称呼,更像是恋人呢233好甜啊,这样可爱的女儿想必以后能成为出色的人吧。真君在故事结局之后的成长,毕业,迈入社会之中又遇到了怎样的经历呢,可能入间老师想让我们将自己的经历代入吧,给我们一种原来发生了这么多的感觉。
“真君”
“嗯?”
拉着我的手,女儿露出牙齿的笑了。
“要是还能一起玩就好了”
多么纯粹的画面,我已经醉倒了
入间老师看来还是对电波女情有独钟啊,不过综合我看过的每一部老师的作品,好像也是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最为薄弱,也是最为深刻,薄雾中透出的些许亮光一样的感觉。

发表于 2018-4-14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卧槽,这个居然还有番外,
发表于 2018-4-14 1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ndex_kirito 发表于 2018-4-14 13:13
入间比起那种西尾会将东西说出来的类型,更像是带有一层模模糊糊的感觉,让不同的人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一 ...

我觉得让不同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这点基本上所有作家都是一样的,但入间人间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执笔,先是确定好这部作品应该给人的印象,接下来再进行故事的搭建,而不是先写出故事,等到完成后才能知道这部作品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我可以说入间人间是一个好的讲故事的人,但绝不会是一个好的编故事者。
发表于 2018-4-15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呦,还有这个东西啊,惊喜惊喜
感谢翻译大大
发表于 2018-4-15 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子琦7510 发表于 2018-4-13 14:22
我不太喜欢入间人间这种一定要把happyend写出来的习惯,说谎男与坏掉女那部结尾就让我很不爽,感觉略去了太 ...

是个正面侧面的问题。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当西尾把某两个人的故事定义为“业已完结”时,西尾就不会再正面去对他们做什么直接刻画了。比如戏言,最后只是定格在小友在门前等阿伊这一个场景上,至于他们此后的幸福生活,只出现在人识和润小姐与他人的对话里,我们知道他们已经有了孩子,但再也没有直接刻画过。这种侧面构造既保证了留白,又可以给HE提供足够的安定性。
而相对的,入间使用的是正面构造的描写,这种构造的弊端就是留白越多,安定性越弱,但留白又是必须的,所以就令你产生了魄力不足的感觉,这其实不是作者笔力问题,是这种写法难免的现象。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入间不选择侧面构造?因为侧面构造有个最大的问题,出现时机非常地微妙,入间笔下的世界虽然也有横向联系,但并没有像西尾的那样构成一个庞大复杂的世界观,所以入间在选择时机上受到很大限制,总不能为了侧面描写特意再搞一部小说出来。在这种前提下,牺牲部分安定性的正面构造短篇可以说是没办法的选择。
发表于 2018-4-15 0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子琦7510 于 2018-4-15 09:12 编辑

比起西尾,我觉得入间人间作品的横向世界观联系要密切的多了...
既然提到了,入间人间作品中的谜之世界观联系也是个槽点...说谎男与坏掉女和电波女与青春男居然是在同一世界观下,除了宣传作品和不用想新角色外有什么这么做的必要么…太毁作品的氛围了...我实在不能理解入间人间的所有作品中的角色都在一个世界观下的设定...西尾相对来说就自律的多了,或许你可以从他的新作里面看到旧作中出现的组织或人的影子,但西尾绝对不会让读者拿到决定性的证据证明他们的想法。而且严格来说戏言系列、人间系列还有最强承包人系列本身就是一个设定下的作品,把戏言系列当成正传,人间系列和最强承包人系列当成外传我觉得是比较通常的看法。

既然入间人间的所有作品中的角色都在一个世界观下,我觉得要做到侧面构造也不是什么难事...比如说多摩湖与黄鸡在作品氛围上就很像,本身也属于电波女与青春男外传性质的作品,完全可以把一段与真和艾利欧巧遇的情节插进去...当然可以不用写出名字,不过我想只要提到艾莉欧的标志性的带有发光粒子的蓝色长发和她称呼真为“表哥”我想谁都能猜到这是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x
发表于 2018-4-1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子琦7510 发表于 2018-4-14 18:45
我觉得让不同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这点基本上所有作家都是一样的,但入间人间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站在读者的 ...

写小说好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确定好某个想要的场景,然后一步步的为通向这个场景慢慢的搭桥,还有一种就是根据故事发展一点点写下去。比起说老师先确定好了作品的印象,不如说老师有着“一定要写出这个场景,这样的感觉”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由于个人特色和场景的感觉,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印象本身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0 1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