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呼吸
收起左侧

[WEB] [web]【不定期自翻】战国小町苦劳谭【5月2日 61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barkerus 发表于 2019-6-24 07:27
這麼說來,還有那位公車司機呢??也許公車上還有其他人也同時穿越了吧...
但是我想如果真有其他人也穿越的 ...

公車司機跑去借電話所以沒穿越

「タイムスリップの原因は依然謎だ。だが原因は一つだけだ……そしてこの場にいる三人が戦国時代へ飛ばされた。バス運転手は……確か民家に電話を借りに行っていたから飛ばされていない。それからわしもバスの事故内容までは覚えていない。老朽化したバスだから……恐らくエンストを起こして畑にでも落ちたのであろう」
发表于 2019-6-24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Lisbeth 发表于 2019-6-24 08:52
但是这样会有悖论吧,严格意义上来说,静子和田中(目前来看主要是静子)已经大幅度扭曲了原本的战国历史 ...

時序是

足滿從戰國穿到現代 >>> 六年後 >>> 足滿從現代穿回戰國, 沒想到把田中跟靜子也帶了回去, 靜子開始改變歷史 >>> 四年後 >>> 在濃姬的安排下重逢

足滿穿來穿去是歷史被改變之前發生的, 而靜子開始改變歷史之後還沒有新的穿越事件, 所以這個悖論暫時不存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5 收起 理由
小布丁88888 + 5 认真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6-2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靜子帶來的現代用品中,不鏽鋼制的尺子和竹尺各有一把。
有一把現代標準公制的尺,就有可能做出重量標準了。
首先是水的溫度和其體積比:0℃:0.9999g/cm^3、4℃:1.0g/cm^3、15℃:0.9991g/cm^3、25℃:0.9971g/cm^3、,以靜子的標準來說,溫度帶來的變化應該可以不計,故
1cm^3的水相當於1g、之後再使用天秤就可以拿到接近1g的物體。更甚的可以做出一立方公尺的水而重量為一噸的標準。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6 收起 理由
小布丁88888 + 6 认真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6-24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67Y010390 发表于 2019-6-24 18:52
在靜子帶來的現代用品中,不鏽鋼制的尺子和竹尺各有一把。
有一把現代標準公制的尺,就有可能做出重量標準 ...

這個嘛...作者用了更簡單的方法..
在靜子的隨身物品裡有日本的一些硬幣,一元硬幣剛好是一公克..
不過尺似乎是被拿來做為斗與升的測量設計工具,免得百姓繳稅時被惡意苛扣.
发表于 2019-6-24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kariri 发表于 2019-6-24 16:59
公車司機跑去借電話所以沒穿越

「タイムスリップの原因は依然謎だ。だが原因は一つだけだ……そしてこの ...

啊,這段我忘記了這樣的確是只有足滿,靜子與名譽俄羅斯人大叔穿越而已..
发表于 2019-6-2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vilwalter 于 2019-6-24 20:56 编辑
Lisbeth 发表于 2019-6-24 08:52
但是这样会有悖论吧,严格意义上来说,静子和田中(目前来看主要是静子)已经大幅度扭曲了原本的战国历史 ...

後面大幅改史了嗎?例如第一個謊言出現,需要更多的謊言來維持第一個,大改的話,作者要自創一個宇宙,
我很怕原本看起完美的宇宙,會開始有漏洞,使的某些地方看起來很不真實,就像所謂的B級電影T__T.
发表于 2019-6-2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怎么写的就是怎么样啦 不用纠结作者的设定 有的看就不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6-2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吸 于 2019-6-30 10:49 编辑

千五百六十八年 二月初旬 (43)
静子组建的技术集团的街区,往好听的说是划时代的,往难听的说就是异质过了头。
首先是各家都设置了被炉和地炉,为了增加湿度还设置了专门放湿毛巾的地方。
这些举措是针对一年中十二月到二月死亡率激增的对策。
冬天温度和湿度下降,而作为疾病原因的病毒和细菌则活跃起来。对此想到的方案是提高湿度和室内温度。但是既然要生火,那么薪材的使用量自然就不可小觑。为了抗寒采伐山林,为确保薪材而奔走的结果就是秃顶山的量产,短期来说虽然有所助益,但长远来说是有害的。不过,对于这个问题静子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

静子想到的办法是竹炭。
竹炭的火力不如备长炭之类的木炭,燃烧时间也不想木炭那样的五六个小时,而是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程度。
虽然竹炭全方位的逊于木炭,但是其原材料的竹子的生长速度则是压倒性的强于树木。
生长到一个人那么高的程度只需要三到四个月,如果要以竹制工艺品为目标培育的话就需要四年左右。
对照来说,扁柏即使生长二十年也不过十米左右。

和静子的想法最合适的是孟宗竹,江户时代孟宗竹甚至遍布了全日本。
当初和寺院有关系的人将孟宗竹带回了日本,以这种说法为首,关于孟宗竹的由来还有许许多多。
希望能够通过孟宗竹量产竹炭的静子委托久治郎入手孟宗竹的种子或者球根。希望他能和进口品有关联的寺院关系者向有关的走私者打听。
孟宗竹、真竹、淡竹的区分方法很简单。

孟宗竹的竹轮只有一圈,新竹节的部分附着有白色的粉末,在竹轮下面的白色粉末非常显眼。
真竹的竹轮有两圈,竹干越细就越明显。而且上方的竹轮的触感顺滑。
淡竹和真竹一样有两圈竹轮,竹干整体呈白色,上方的轮相对来说不光滑有棱角。

所以静子告诉对方如果新长出的竹节是粉白色的话就是孟宗竹
如果是球根的话五个左右,种子的话有多少弄多少,这样委托以后,久治郎堆着满脸可疑的笑容承接了。
交易成立以后静子将定金和委托费交给久治郎。官吏和寺庙的人很贪财,考虑到毕竟是完成委托的需要,静子将这部分的资金也交给你久治郎。
最近也花了不少钱,静子觉得接下来的需要节约一段时间了,但这也仅仅是一时的流动资金的减少,静子对于自己手中的财富足以让后人称之为富农这件事并没有自觉。

在得到孟宗竹之前,作为中间的过度,静子开拓了真竹和淡竹的竹林。
两种竹子都规划了相当的规模,燃料的问题也就不用担心了。

生产竹炭时的副产物是竹酢液和木焦油,副产物的处理是原野静置法,通过安放至少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将二者分离出来。
而且竹酢液可是有着除臭杀菌、防虫、土壤改良、减少农药使用、制作堆肥、护肤以及从浴池出来放防冷等多种多样的用途。
木焦油和石油中提取的煤焦油也有所不同,他具有杀菌作用。气味上也和煤焦油不同,是于煤焦油的臭味有一线之隔的独特的香气。
性能和竹酢液一样,在防虫、杀菌、耐水、耐酸、耐油、耐盐、防腐、防白蚁等方面有着出色的性能。
涂装到建材表面以后可疑防虫防水,而且干燥以后,即使放到高温环境中也不会软化。
完全干燥以后就没有臭味了,杀菌性能也有优异,在芬兰甚至是一味传统药材。
加水稀释以后可以应用的范围就更加广泛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静置,不能立刻量产。
厕所效仿江户时代的作法,设置了储掏式的厕所,然后定期的清理粪坑,制作肥料。
作为卫生方面的强化措施,设置了入浴习惯的建立。让村民每天洗澡确实太不现实了,所以规定每周洗澡两到三次以后就可以得到燃料。
奖励的燃料是竹子。竹子含油量丰富,燃烧速度快,再加上中空的结构可以没有浪费的烧水,非常的适合当燃料。

食物方面设置了食堂,比起各家分别制作不如统一起来一次性提供更有效率。
比起从各个家庭中收集废弃品,不如在食堂里面一次性回收处理更快。另外,还在街道各个地方设置了专门回收堆肥材料的垃圾箱然后定期回收。
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女性们就从名为料理的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在食堂里面工作的是各家原本负责家庭料理的夫人们。也因此,食堂提供的料理的味道出现不同的偏差。
静子本来有些担心这样会导致的食堂料理出现偏颇,但意外的是,各个食堂不同的味道对于村民来说竟也成为了一种娱乐。

警备方面参考了现代警察机构的制度。
说起来虽然好听,但实际上就只是选出专门的警官以后,分配到各个地区的派出所轮流工作的简单组织。即使如此,至少也完成了警犬加警员为一组,然后两人组合行动为基础的行动模式。
训练好警犬以后,在警备、侦察、传令、发现伤员各方面都能有所应对。通过基本训练的累计让人与狗产生主从关系,让狗用自身具备的各种各样的能力为人类提供帮助。
选择的狗的原因,从历史中人与狗的关系就可以理解。人类最早的宠物就是狗,这样说虽然有些夸张,但人与犬的关系就是如此的深厚。
世界范围类古代人的化石里面,虽然不是绝对,但很多时候都会伴随有狗化石,由此可知人类饲养犬类历史的悠久。
不是其他的动物而是狗的理由,那是因为在缺少照明的时代里,狗是能够最早察觉到从暗中袭来的敌人的动物。
犬类的社会性再加上他们优异的嗅觉和听觉,这些本领曾帮助人类度过无数次的难关。
军用犬的历史同样悠久,古希腊甚至将其用在了军团当中。
古罗马帝国时代,因为凯尔特人和日耳曼部族分散在森林当中,所以运用犬科军团十分有利于作战。
除了攻击以外还可以运用在防御当中,希腊人和罗马人就在城寨中饲养狗,利用其嗅觉和听觉察觉暗中潜入的敌人。
从希腊时代开始,狗就是勇猛的战死,同时也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尤其是日本犬有着朴素、忠实、勇敢的特性,时常作为看门狗受到人类的依赖。
定期的在街道巡逻不仅可以作为防范间谍的对策,还可以在遇到侵入和异常状态的时候及时发现。
不过即使间谍们花费大功夫绕开了这些,也是得不到有价值的情报的。
因为静子掌控的技术街研究的并不是军事技术,而是研究军转民用技术和再现各种现代工具的地方。

在居民们终于适应了职人街的生活的时候,他们也从静子那儿领受了扯淡工作系列第一弹。

“欸····要制作类似这个的东西吗?”

集合起来的木工匠人当中,站在最前列的代表向静子询问道。

“没错。准确来说是要再现这个盖子的部分。”

静子为了打发他们的困惑爽朗的笑了一笑。
但是他们会感到困惑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静子拿给他们看的是现代的塑料瓶。
面对见所未见的东西,匠人们也只能一副困惑的样子。

“这个还可以运用到火绳枪上,也就是所谓的螺丝的技术。这样做以后,容器内部的溶液就不会溢出来,密封性非常高。”

静子反复将用木板盖住的竹水筒和装在运动包中的塑料瓶中的一个翻转过来。
然后用木板盖着的竹水筒中的水全部洒了出来,但塑料瓶里面的液体则完全没有泄漏,将水全部封在了瓶中。

“哦····”

看着发出惊叹声的匠人们,静子判断可以继续下去便在他们感动的时候接着说。

“期限是两个月,条件是在竹水筒上再现这个结构和以设计图上的直径再现结构。研究费已经放在这个木箱里了,请不要客气尽管用。啊,但是期限一定要好好遵守,否则的话信长大人会发怒的。”

静子将塑料瓶盖的设计图、研究费以及研究参考用的样品交给他们以后,在他们提问之前离开了木工匠人的集会所。
静子离开后不久,终于反应过来的他们战战兢兢的触摸着塑料瓶。一开始战战兢兢的他们很快就被点燃了内心的匠人之魂,不顾旁人的埋头与研究。

纺织工人、陶冶工人、生活锻冶工人方面也发生了同样的事。
纺织工的任务是再现运动包中的T恤,裤子和短衬裤。陶冶工人们要尽快熟悉登窑的使用方法,然后建立陶瓷器的量产体制。生活锻冶工人的任务是将静子写下画出来的农耕器具再现出来。

也有让他们共同生产的东西。比如锻冶职人和木工职人,静子命令他们共同生产木桶蒸馏器。
静子之前一直以为蒸馏器的生产必须要有不锈钢和橡胶。但是静子并没有橡胶,即便有了,又该如何用来蒸馏然后生产江户时代的高级品——烧酒。
在她苦思冥想的时候,她想起以前去鹿儿岛旅行的时候曾经参观过的木桶蒸馏器。
只需要使用少量的金属和砖头,大部分都是木头和竹子。也就是说只要明白了蒸馏的原理,木材也好金属也罢其实都没差。
既然知道了这一点,那么就没有不去尝试的理由,于是静子命令他们生产木桶蒸馏器。

“嗯···想要橡胶,用植物油添加硫磺来生产油膏应该可以作为天然橡胶的代替品,但是混合的比例····”

即使没有天然橡胶也可以生产替代品。那是一种名为factice(油膏)的产品。油膏历史悠久,中世纪欧洲的时候就有通过让亚麻仁油和硫磺反应来生产具有弹性的树脂状物资的做法。
因为具有防腐的作用,在外科用药的记录中也留有记录。
另外,合成出来的油膏还可以在加工后起到增量剂、软化剂等添加剂的作用。

“植物油可以从向日葵中提取··那么问题就是硫磺了。硫磺本身有作为黑色火药来使用所以入手应该不会太难,但应该也不会多到可以让自己不断实验。”

考虑到现在开发的优先顺序,要在这件事上大量使用硫磺是很困难的。再加上植物油本身也是贵重品,静子明白暂时是不能做太浪费的研究了。

各个领域的技术者都有负责研发的东西,其中生活锻冶职人那边的情况最为严峻,因为作出成品以后并不等于工作的结束。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好的地方会随时反馈,然后研究、解决、再开发如此循环。
即使统一了天下,生活道具也还是要继续使用的。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断提高完成度是必须的。
开发初期将不合适的地方发现并改正的进度是越早越好,这样一来即使一开始的再现度很低,也能够不断实验完善。
因此静子命令他们完成了一定程度以后就要立马开始实验。

除了对职人街的工作安排以外,静子还需要培育装在运动包中的苗和种子。

笔记的主人虽然希望自己能够帮忙培育,但要全部培育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
苗种的搭配也是乱七八糟的,即使第一年能培育,但多年培育的话土壤会支撑不住。
看着不管三七二十一收集起来的苗种,静子判断笔记的主人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农业领域的外行。
外行人的想法是尽可能的多培育一些,然后培育大量不同种类的植物。静子最初也是这样做的,而结果就是菜园子的全灭。
这样是不行的,培育的时候要选择有益的组合才行。反过来说,如果选择了会引来不同作物彼此的天敌的组合的话,那么就只会导致菜园的全灭。

静子打算整理一下里面的树苗和种子,这个时候发现了新的问题。
虽然乍看不出来,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的好几株苗受到了损伤。从损伤的情况推测,应该是从侧面受到了强力的撞击。
抱着背包的时候与什么东西发生了撞击,但在这么推测终究是无意义的假想,静子不再推测开始观察树苗和种子。

确认以后,有一株梅的树苗受到了严重的损伤。梅是一种难以自主结果的品种,所以培育的时候必须和其他花粉多的品种共同培育。也许是因为放在了最外侧,有两个品种的树苗受到了大损伤。
如果是现代还有可能修复,但战国时代是不可能有这些道具的,静子也只能放弃了。
另外,受损的并不只有梅树苗,还有柠檬两株、蜜柑一株,都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伤。
没有受损的只有柠檬一株和最内侧的蜜柑苗两株。
更悲剧的是,折断的树苗对菠萝苗造成了突刺,结果二十株菠萝苗中有六个不得不废弃掉。
折断的苗还捅破了装种子的塑料袋,芦荟、鹤望兰和波斯菊的种子混在了一起,考虑到鉴别种子将会需要不少时间,破罐破摔的静子决定全部丢掉。

最终决定培育的首先是两种米加上麦子。
蔬菜有菠菜、白菜、白花豆、豌豆、土豆、秋葵和落花生。
水果是柠檬、蜜柑、西瓜和菠萝。
培育的花是白花虫除菊、向日葵、芦荟、金虎、法国金盏花、月桂树。

燕麦和向日葵虽然可以用作绿肥,但这样就会需要燕麦和向日葵的果实。
最后,考虑到燕麦特有的深根性可以用来改良土壤予以保留,向日葵除了种子以外全部碾碎做成绿肥。

月桂、法国金盏花是共生作物,所以一起培育。
之所以没有选择其他没有受损的作物,是因为静子没有那么多空闲。肥料、腐叶土还有对抗各种疾病的药剂这些,如果是在现代尚且不论,在无法入手这些东西的战国时代过多的培育的无意义的。
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作物以后就得到了这些。另外,紫苏类的繁殖能力十分强大,培育以后将会以不断的增殖,静子觉得还是不培育比较好。静子原本的时代中,紫苏类也有着以作物游击队为首乃至恐怖分子等恶名。家庭菜园也好专业的农家也罢,如果没有特定的环境的花这都是不能随便种植的品种。
紫苏虽然是这样一种作物,但在盐渍梅干的时候有可以利用其叶子,实在是弃之可惜。最后还是决定在其他地方隔离出一个专门的场所,用砖头搭建一个简易的花坛然后在上面种植。
金鯱单纯的只是仙人掌,培育的意义不大,但培育起来也用不了多少功夫所以培育也没有问题。

在计算和准备其他种子的种植的时候,从信长那儿传来了新的指示。
内容是盐的增产,这已经是预料之中的所以不成问题。
命令另外还有一个,那就是让静子村的居民移居到新扩张的职人街这样的迷一样的命令。


一下子就让人移居,即使是静子也是难以接受的。为了了解其中的理由静子申请谒见信长,许可意外的很快就下来了。
不知道是信长已经预见到了还是单纯的心情不错,认为机不可失的静子立刻出发去谒见信长。
谒见的时候,静子询问信长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让居民移居。弄不好甚至有可能导致产量下降,结果不能上贡充足的年贡。即使如此也要让村民移居吗。

“没关系”

信长的回答很简单。因为信长的回答的态度实在是刚毅果决,静子甚至产生了是不是自己多虑了的错觉。

“但、但是这有可能导致大幅度的减产····。究竟为何无视这个问题也有让村民移居?” 静子摇了摇头让自己清醒,向信长继续问道。

“即使今年的年贡减少了,只要明年在补回来就可以了。比起这个,让继承了你的技术的百姓在各地移动然后让更多的人掌握那些技术才是更重要的。”

人才的募集结束后,信长只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静子一人。
他的计划不仅仅是战国时代,即使放到现代,用异想天开来形容也是不为过的。
彻底贯彻了效率主义的他的计划如下。

首先从各村选拔二三十人。这里是不包括静子村初期的三十名百姓的。
召集起来的百姓组成六各村落,在以村为基点扩散三到五个卫星村。
扩散出去的卫星村以【组】为单位,三【组】又为一【街】
信长把这个称为【三组之一街】

【三组之一街的系统如下。】
第一年的时候和静子一开始做的一样,作为基点的村子对他们提供农业的教育和支援。
然后在第一年度的收获中向织田家上纳作为【担保】的储蓄米。
第二年度开始,各组栽培的作物以年为单位交替。
举例来说:第一年的甲组生产大米和大豆,乙组生产大米和红薯,丙组生产大米和鸡蛋。第二年度的时候,甲组生产大米和红薯、乙组生产大米和鸡蛋、丙组生产大米和大豆。第三年度,甲组生产大米和鸡蛋、乙组生产大米和大豆,丙组生产大米和红薯。
第四年的时候就和第一年一样。并且将三年前缴纳的担保退还,但是退还以后还要上交新三年的担保。
也就类似于现代的两年契约和三年契约这样的固定契约。而期限内违背契约的话自然是会产生庞大的违约金。
无法支付的场合就把之前上纳的担保米作为惩罚没收。
如此循环五次以后,税率也会从五公五民改为四公六民。

另外作为改善民生的一环,在正月和收货祭的时候会赠送年糕。
村民每人三个,然后每村可以得到一份镜饼(供神用的年糕)。当然这些礼品中也包括了提高他们劳动积极性的含义在里面。
为了提高百姓的劳动意欲和防范叛变的发生,信长也考虑了一些优待的特别措施。
但是信长并没有公开发布。这是他对马基雅维利【比起长久的给与别人恩惠,还是偶尔的小施小善更有效果】这句话的实践。将鞭子和糖果中的糖果一点点地拿出来。
当然也不是只给出好处,也会在难以察觉的细节之处不断改善调整平衡度。

“感觉会被人说成吝啬····”

“身为君主之人不能害怕别人对自己的吝啬的评价。只要能够带来好的结果,就应该将手段正当化。所以即使我是在欺骗百姓,只要对百姓来说是好的,百姓就不会去在乎我的政策。给与百姓适度的梦想,让他们一点点富裕起来就好。”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愚笨如我,居然没有理解信长大人的意思还提出了如此愚昧的问题。”

“没关系,今后也是,有疑问的话不要顾虑尽管提出来。这些也将会产生新的好意见。”

静子为信长说的话震惊了,因为在她的认识中织田信长应该是一个对自己的想法有着绝对的自信,不会轻易为人言左右的人物。
注意到静子的视线的信长,用平常的表情说到。

“这并不是值得惊呀的事。迄今为止我也确实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知道了你所处的世界以后,我注意到自己的经验认识是何等的渺小。世界是非常广阔的,还有很多知道我说不知道的事的人。所以我决定了,我要将这些人的知识、经验全部学过来发作自身的血肉。”


二月下旬,静子开始建设信长直营的大型盐田。
静子居住的地方是靠近内陆的地方,要制作盐田的话就需要对湾岸地区进行整备。
但是之前并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工作,所以大部分的地区还是荒地。
而更大的问题是水。

纵向细长的知多半岛因为没有大型的河川而长期处于慢性缺水的状态。
百姓的生活也是依靠建造水池储蓄雨水勉强支撑着,一旦水源干涸,饥荒便会接踵而至。

一直到昭和三十六年(1961年)九月完成了【爱知用水】工程,这才结束了百姓与缺水的漫长抗争。
爱知用水指的是木曾川上游到知多半岛顶端的,纵长112千米的干线水路,用人体来举例的话就相当于是动脉。
而完成了将动脉的血液和营养输送到身体各个地方的毛细血管就是近1012千米的支线水路。
站在这个大事业的中心的是笃农家的久野庄太郎和安城农林高校教导的浜岛辰雄。
他们二人的梦想经历了构想九年、施工四年,总耗资423亿日元得以实现。是战后日本最初的超大型国策事业。


幸运的是静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的人口不如昭和时期那么多,尚不至于为了一滴水发生命案,从目前还没有人定居的区域的小河川中获取饮用水还是有可能的。
最后,在知多半岛的根本地区周边制作着大型盐田,同时从白川引流确保了包括饮用水在内的生活用水。
之后就是让信长事先召集起来的人过去定居。
按理说应该大功告成,但这终究只是静子的想法,现实是残酷的。

“渔业组合?”

听着定居的村民代表的村长的话,静子感到了些许疑惑。

“是,信长大人让我们在这里定居大力生产盐。但只是生产盐的话果然还是很不安,便向信长大人提起了此事。”

“啊啊,我明白你的心情。”

仅靠盐的生产真的能满足需求吗,静子能够理解村民们的这份不安。
如果盐的生产最后失败了,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就只有饥饿。

“之后信长大人说把渔业作为副业一起操持这样。然后关于渔业的技术,说是让静子大人传授这样···”

“欸····(没听说过!能这样说就好了)如果我可以的话,粗略的地方我还是可以指导的。”

虽然静子这么说,但对于渔业的方法她真的只是知道而已,静子自身是完全没有经验的。
虽然手上有大型渔船和运输船的设计图,但那个是按照现代的单位绘制的,不可能立马造出来。

(如果那个街区成功,也还要等大人也统一度量衡和国际公制。如果制作对照表的时候出现了误差,那可就真的不是能一笑而过的问题了。果然还是抱着短期减产的觉悟统一基准比较好吗)

单位统一以后恶德商人也会减少,还可以通过农田规模估算收获量,能粗略计算年贡以后,就可以把多余的部分返还给农民。
长远来看统一单位是有意义的。而且统一度量衡在近代也是一种权利的象征。
信长之后的秀吉,以及开辟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都有统一度量衡。

“虽然过意不去,那就请多多关照了。”

“那个虽然有些失礼,但我没有看见渔船,请问是藏在哪里了吗?”

这些人都是信长从不同地方召集起来的,也知道信长会为他们建好房屋。但不管怎么看静子都没有发现关键的渔船。而渔船停泊的码头更是没有看见。“
难道说要从建造渔船开始,静子感觉有些烦躁。

“请放心,织田大人表示会准备的。”

知道是自己杞人忧天以后的静子松了口气,渔船似乎会在其他地方建造然后运送过来。

“那就好。对了···嗯,那么一开始就从延绳渔业(用类似排钩的渔具钓鱼)、笼渔业(把笼子沉入海底然后闹起来捕鱼)、蛸壶渔业(用陶罐诱捕章鱼)开始吧。习惯以后再开始自由渔业(用简单的工具下海收集海胆、贝类)。然后再发展采贝业这样?”

“哈····”

“(就算你不挂着一脸的不安我也会说明的。)首先是关于延绳渔业···”

结果,静子陷入了到了该回家的时间还在继续说明的困境。


又过了几天,静子得到通知以后迅速前往他们的村子。抵达以后,已经有中型渔船三只,双人用的小型渔船八只,合计十一只渔船拴在了停泊处。
蛸壶、装配了鱼饵的笼子以及延绳渔业必要的准备已经完成了,得到船以后他们便将相关的东西设置到了渔船上。
构造和操作都相对简单的蛸壶和渔笼即使是外行人也能得到客观的捕获量。
捕鱼性能太高的话,从资源保护的现代观点来说还有必要限制渔笼的数量。

“不管怎么说,全部设置下去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天,差不多是回收的时间了。”

“是,另外遗憾的是昨天和前天,延绳捕鱼都没有收获。所以今天改变了设置点。当然,也按照静子大人的吩咐,并没有跑道看不见旗帜的地方。”

一旦发生了海难都将会是大惨剧。
世上最有名的海难事故是1912年(明治45年)4月14日,英国船籍的客船泰坦尼克号在他的处女航中与冰山碰撞然后沉没,最终导致了1517人死亡。1914年五月二十九日,加拿大船籍客船爱尔兰皇后号因为海上浓雾,与挪威籍货船斯多尔思塔德号再圣劳伦斯河碰撞沉没,死亡行踪不明人数超过1024人。
日本也曾在1910年4月15日,日本海军第六潜水艇在汽油潜航实验训练中沉默,佐久间勉大尉及14民乘员遇难。

所以,即使是战国时代如果发生了海难事故的话,也将会是非常悲惨的。
放出渔船最后被海浪推走的话就全都结束了,船上的人一辈子都不要再现踏上陆地。,
这里的村民作为渔夫的同时,更是重要的生产盐的工人。必须要尽全力观测人命第一的原则。
所以静子定下了规矩。

外出渔猎的时候,要在村子这边立起旗帜作为显眼的返航目标。
还要将竹筒用稻草绳绑在身上作为救生器具的替代品。
渔夫自己也要和船体用绳子绑在一起作为救生索。
夜晚以及视野不良的时候禁止渔猎。


如果无法遵守这些规矩的话,就干脆不要做副业,专心生产盐就好,静子像这样宣告了。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不是很明白,但昨天某个村民被抛出船身的时候,他们也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海上的天气变幻无常,一丁点的大意都会要人命。而静子顶下的规矩是尽可能回避危险保住他们性命的规矩,他们如此理解了。

“哦,好像回来了。看上去···有些微妙”

“哎呀,是不是捕鱼的收获不好···”

说话的时候渔船抵靠栈桥,村民用绳子将船绑在系船柱上。
结束后,渔夫拿着装有货物的箱子上岸。
从需要好几个人抬着的样子来看,收获应该不错才对,但为何每个人的表情都那么的僵硬。
将箱子全部放到静子面前以后,渔夫打开了其中一个的盖子说:
“姑且是全带回来了,那个···这个究竟是什么?”

装在里面的主要是章鱼,其他还混有枪乌贼和障泥乌贼这些海生软体动物。

“(难道没有见过?)啊,我先问个问题,难道说你们都是第一次下海捕鱼?”

“是。说来惭愧,我们最多只在山川里面捕过鱼,像这样出海还是第一次”

和猜测的一样,他们是专精捕捞河鱼的渔夫。所以看见了海洋生物才会一脸微妙的表情,静子理解了。

“虽然有些勉强,但也只能从现在开始学习了。其他还有什么?”

打开代替冰箱的木箱以后,渔笼里面是虾和蟹。虾子主要是对虾,蟹主要是梭子蟹。
延绳那边也进行了确认。虽然混有白丁鱼和虾虎鱼,但整体最多的还是竹荚鱼。
仔细观察里面居然还有草河豚,静子拿起其中一个朝村民说。

“听好了,这个河豚鱼食用的时候有危险,注意不要误食了。”

“···吃了会怎么样?”

“痛苦地挣扎着死去。”

静子没有犹豫地向战战兢兢提问的村长回答到。
草河豚体内的毒素主要是河豚毒(TTX)。它有着影视剧中最有名的毒物氰化钾的850倍的毒性。
口服的情况下,1至2毫克就能致标准体格成年男性死亡。其耐热的性质也导致需要300度以上的高温才能够将其分解。
进入到体内以后,很难通过用药解毒,通常只能施用强心剂的同时投用利尿剂,促进毒物与尿液一同排出。
另外,河豚毒对神经系统也会产生作用导致呼吸困难,所以用药的时候还需要辅助人工呼吸。

“顺便一提,它的毒素根据种类不同有所区别,也会根据季节变化。也有在接触过程中发生毒素进入体内的情况,所以发现河豚以后立即把他扔回海里。”

“是”

说完以后,村长的脸都绿了。
但是河豚毒真的是非常危险的毒素,万幸的是直接接触河豚本身并不会导致中毒。

“不过,它会像这样鼓起来,所以很好辨认。这个就让它们回去大海去吧。”

说完,静子以漂亮的抛物线将河豚扔回了海里。
结束后,静子重新面向村民们。

“然后···首先是活章鱼的吃法。”

“吃法?”

“没错,章鱼和墨鱼和鱼是很活泼的,如果不好好处理的话会很危险的。”

说完以后,静子随意地抓了一只章鱼放到事先准备的桌子上。
章鱼还很活泼的样子,用它长满吸盘的八条触手张牙舞爪的示威。与之相对的静子则是拿着一个(烧烤用的)竹签一样的东西。
这是静子考虑到可能要处理章鱼、墨鱼和鱼而预先准备的道具。

“长满吸盘的八条腿是主要的食用部位,也称作触手。而这个咋看像是脑袋的东西其实类似人类腹部的器官。实际的头部是在眼睛的这个位置。所以要用菜刀和类似这个竹签的东西对准两眼之间插进去。”

用菜刀对准两眼之间切开,或者用锥子捅进去也可以。而且也更容易确认有没有对准要害。

“如果准确的插进去以后,触手会一下子变会白色。看,刚才还是红红的触手现在已经是白色的了。”

和静子说的一样,章鱼腿就好像是褪色了一样变成了白色。刚才还不断挥舞的腿也无力的耷拉着,一看就明白它已经断气了。

“哦哦。”

包括村长在内的渔夫们发出了惊叹声。
“然后用手指从这里把内脏掏出来,然后用萝卜泥把上面的黏液搓掉。”

“萝卜吗?”

“对,盐也可以,但比起用高价的盐还是萝卜泥更便宜些。”

用盐去除黏液的原理在于盐可以使蛋白质变硬。
而用萝卜是因为萝卜含有的消化酵素的成分可以去除黏液。
但是用萝卜的时候除了去除黏液外,萝卜的淀粉酶还可以让章鱼的肉质变得柔软,缺点在于需要更多的时间。

“内侧也会有黏液,清洗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漏掉了。”

使用更费时间的萝卜泥好不容易将章鱼清理干净以后。

“接着就该各位了哟?”

静子一边擦汗一边对渔夫们说。

静子的话语中还包含了让他们尽快习惯的含义在里面,会有这样的感想并不是渔夫们的错觉。
因为静子朝着困惑的他们接着说道:“没关系,章鱼多的是。”

评分

参与人数 26轻币 +315 收起 理由
KazehanaMashiro + 20 工作辛苦
tuxici + 12 工作辛苦
凉子大神 + 12 工作辛苦
A010707 + 12 工作辛苦
doriskk + 10 工作辛苦
evilwalter + 11 工作辛苦
lz874 + 10 感謝翻譯
菠萝的海426 + 13 工作辛苦
satoshiuru + 10 感謝翻譯
Luminosity + 11 工作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6-2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翻譯~

主角根本是內政超人了
发表于 2019-6-26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重现塑料瓶盖的内螺纹,那这个日本战国的军事实力可不是飞跃那么简单……作者有没有想过,加工瓶盖的内螺纹如果进一步加工成膛线,然后解决了火枪的密封问题的话,后装线膛枪对于16世纪的军队来说是一种怎么样恐怖的武器?有了现代先进农业技术带来的经济基础,再加上新式武器,以魔王的性格,万历壬辰御倭战争,不对是甲午、抗战恐怕都要提前了
发表于 2019-6-26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得静子

得天下

发表于 2019-6-26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Lisbeth 发表于 2019-6-26 21:54
如果能重现塑料瓶盖的内螺纹,那这个日本战国的军事实力可不是飞跃那么简单……作者有没有想过,加工瓶盖的 ...

不如說靜子就是想做膛線槍才做內螺旋紋吧?
发表于 2019-6-26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tester7688 发表于 2019-6-26 23:13
不如說靜子就是想做膛線槍才做內螺旋紋吧?

只有经济实力的话,故事还可以限定在日本本土,如果连军队装备都提升了一个台阶,经济、军事全面占优的情况下,以魔王的性格来说,对海外可是有着无比充分的兴趣的……我担心作者之后会圆不回去扯着蛋
发表于 2019-6-27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回要进行技术革新的高速普及……确实,没有充足的人力,产业迭代是搞不起来的
发表于 2019-6-27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Lisbeth 发表于 2019-6-26 21:54
如果能重现塑料瓶盖的内螺纹,那这个日本战国的军事实力可不是飞跃那么简单……作者有没有想过,加工瓶盖的 ...

其實最初是想做類似車床的加工機器,動力來自水力.大批生產降低人力資源浪費.
只是後面與戰國最惡老頭再會後,這方面的相關工作就都交給他了.
发表于 2019-6-27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螺纹技术做新枪是后面的内容了 静子根本没想起这茬
发表于 2019-6-28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中旬1里的texas gate我查了一下,英文又叫cattle grid 中文叫拦畜沟栅(铺在坑上当成桥梁或者路面的一部分来使用的的金属或木架,由多根细杆横向组成,横杆杆体较光滑且横杆之间有一定间距,所形成的缝隙足以保证牛羊等四足动物在试图穿越时蹄会卡在栏杆当中)
发表于 2019-6-28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沒想到連漁業也涉獵,本以為會專注在農和工業。
发表于 2019-7-1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a721129b 发表于 2019-6-28 13:16
沒想到連漁業也涉獵,本以為會專注在農和工業。

漁業算小CASE了, 後面根本成了織田家的宰相, 自己還上戰場狙殺敵軍武將 ( ̄。 ̄)y-~~
 楼主| 发表于 2019-7-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吸 于 2019-7-6 12:27 编辑

千五百六十八年 二月下旬 (44)
章鱼结束以后是乌贼,最后再是鱼的吃法的教授。
只是小鱼的话并没有处理的意义,但好好掌握中大型鱼的吃法才不容易伤害到身体。
“鲹鱼就拿来晒干吧。将内脏取出,然后用烧开的海水稍事浸泡,从傍晚放到第二天早上晾干。”

“是”

一边实际操作,静子一边教授渔夫们如何制作鱼干。

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马回众的庆次、才藏和长可三人站在一起。

“哎呀哎呀,小姐实在是博学,究竟是拜谁为的师,让人不禁有些好奇。”

“静子大人毕竟是织田家顾问呢。但还是这等年纪就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在下也有些好奇究竟是师从何处了。”

两个人一边注意着周围的动静一边远远看着静子。
她虽然不是职业的渔夫也不是职业的厨师,也很难说她经常制作干货。

“虾子也要干燥,壳剥下来以后不要丢,要和身体一起晾干。之后肉身保持不动,壳用石臼研成粉末。”

“是”

静子一边移动,一边依次指导着聚在一起工作的人们
虽然很明显得忙不过来,但庆次和才藏并没有能帮忙的地方。顶多也就是跟在静子的后面。
但一直跟在人家后面只会妨碍别人,所以他们找了个能够观察所有人的位置注视着静子。

“鱼的内脏掏出来以后也要晒干,之后可以留着做鱼肥····,还要先建造堆肥制造点。作物就选择萝卜和大葱。然后是——”

“嗯,小姐似乎还要点时间。”

站在远处听着的他们判断静子的指导还需要不少时间。

“我去上个厕所。”

说完他挥着手不知道走那儿去了。

半小时左右,他又带着爽朗的笑容回来了。不过还带上了离去时并没有带上的长枪。

“太久了。”

“啊啊,厕所太挤了,你想去的时候最好也提前去。”
听了长可的话以后,庆次随随便的回答到。

对面的才藏则是一脸复杂的表情低声说。
“三人?”
“不,两人。”

说到这里,庆次看着长可说:“胜藏,去跟小姐说再不回去不行了。”

“为什么要我····我知道了,我回去的。别笑得那么瘆人了”

长可虽然口出不满,但看着庆次一脸坏笑的靠近自己他急忙拉开了距离。
因为胜藏知道,一般这种时候,庆次都干不出什么好事。
这是他的亲身经历得到了经验。

“真是的···”

一边抱怨,长可一边走向静子。
他快走到静子那边的时候,庆次又徐徐说到。

“那是内部的人安排的。估计是觉得小姐的举动太碍眼了,所以来探寻小姐有没有什么失态的地方。”

“不管在哪里都有这种人呀。”

“得到上面青睐的人,不管是什么人总是会经历这样的嫉妒。不过,间谍已经收拾掉了。”

“看来暂时需要多加注意了。或者故意把事情闹大,然后传到信长大人的耳朵里。”

“啊——不过那时候放出间谍的人肯定会惹得信长勃然大怒,然后一定会被信长抄家。”

没错,才藏嘀咕着点了点头。


三月中旬,信长选定的百姓们开始移居到指定的村落。
用现代语来说叫做迁移,但是与迁移不同的是目的地并非他们自信决定的。
作为补偿除了提供居住的房屋外,还额外补助日用的衣服和少量粮食。也适当的给了一定额度的现金作为补助金,所以迁移后是不会立刻陷入揭不开锅的情况的。
之后还帮助他们在目的地和各自的亲人团聚。静子心想这也算是这一年里强制阻止他们将自己的子女亲属叫过来的赎罪吧。

(但是没想到居然从我的村子里面挑出了五十人····不过第一年就回来了,哈哈哈)

静子村进入第二年的时候,信长从中挑选了百姓五十人极其各自的家属。因为村民减少税收也大幅降低这件事,信长已经预料到了。

500名士兵这件事比预计的还要花费时间。
这是因为在建造驻兵屯所的时候,静子还额外请求建造沙地操场。
能够让五人跑步的200米沙地跑道,然后是一边一百米的四方形大型操场。
搬运必须的砂需要不少时间,结果预计完工的时间也推迟到了四月中下旬。
因为没有立即完工的必要,所以推迟些也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再者,砂本身就有不少重量,而入手优质的砂也需要不少的时间。

三月下旬,尾张和三河国终于签订了正式的协定。
两国合作大规模栽培棉花的计划正式启动。
第一次的商议决定在清州城。尾张方面派静子为代表,三河方面派忠胜为代表。

“今日远道而来,实在是万分感谢。”

静子朝对面的忠胜深深的低下头。但是忠胜方面没有回礼让静子觉得奇怪,不由得抬起脸了。
忠胜的反应与其说是困惑,不说是不知所措。就在静子心想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的时候,才藏跟她低声说到。

“(静子大人,恐怕三河国是第一次坐到这样的席位上,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吧。所以还请您带头陈述一下。”

众人围绕着一个西洋风格的将脚锯短了的圆形桌子座着,双方分别是尾张和三河。

“(啊啊啊啊···抱歉)咳哼···今天像这样安排座位,是为了表明我方的想法。”

清了清嗓子以后,静子看着忠胜说到。
忠胜认真的眼神似乎能看穿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但静子没有躲开目光继续说道。

“我主织田上总介大人和本多平八年的主君德川从五位下三河守大人这次的结盟是站在对等的立场上的···所以安排这样的席位,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的确,同盟是对等的。但是如今掌握了更多技术的是静子大人,所以我认为,是不是应该让静子大人坐上座。

“既然如此,就先让中间的差距消失吧。“

听完静子的发言,不仅仅是忠胜等三河的代表皱眉,连尾张这边的众人也是一样。
不如说除了静子以外还没有一个人理解她话语的含义。不顾在场众人的困惑,静子向隔壁房间待命的小姓们发出信号。
拉门打开以后,端着托盘的小姓们依次走进房间。将托盘放在三河、尾张代表面前以后,和进来时一样的有序的出去了。
忠胜看了看托盘,上面放着的是厚重的纸张。

“请拿起来看一看。“

静子督促他们阅读纸张,虽然多少有些疑惑,但忠胜还是拿起纸阅览起来。

“这是····”

“我知道的内容已经尽可能记录在上面了,当然,仅限于棉花的内容。”

纸册上记载的是有关棉花的资料。
而且还是静子知道的,但战国时代是不可能知道的内容,可谓是真真正正的战国时代最详细的棉花资料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因为内容过于详细,不仅仅是三河,就连尾张方面也没有人能理解。
忠胜瞪圆了眼睛,而康政和正重也无语了。其他的三河代表拿着纸册也愣住了。

尾张阵营也已经完全搞不懂静子到底在盘算些什么了。
如果没有信长给出的【随静子喜欢的做】命令的话,他们一定会强硬的带静子离场然后询问其真意。

(啊···是不是···太详细了?嗯,本来以为把书上的内容全部照搬下来比较好···失败了。本来只是想统一双方的知识的····)
从两阵营的包含了各种各样感情的视线中,静子理解到自己搞砸了以后,浮现出了尴尬的笑容。

“···静子殿,我可以问一句吗?”

就在静子思考之后该如何挽回的时候,三河侧的一位带着头巾的人物说到。

“失礼了,因为身患顽疾,为了不传染给各位这才戴上了头巾。还请容许。”

“没关系。那么,您想要问什么?”

“即使是没有学识的人也能明白,这纸上记载的内容非常的详细。虽然明白很失礼,但是对于您将自己的知识全部展露出来的行为我抱有怀疑。对于您毫不吝惜情报,全部提供给我等的您也是一样值得怀疑。”

战国时代并不像现代社会那样情报满溢,职人们对于泄露自己秘传的技术这件事是非常忌讳的。
在这样的常识下,即使是同盟,也是没有人会像静子这样将手中的情报不求回报的全部提供给对方的。
三河阵营考虑的是,静子是否在其中混入了虚假的信息以隐瞒关键的部分。但如果是这样,这份资料有太详细了。

“····您知道火绳枪传入日本已经有多少年了吗?”

“是,不···非常抱歉,在下愚昧并不知情。”

“天文十二年八月十五日(1543年9月23日)传入日本,迄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四年。”

瞬间,三河阵营骚动起来。
火绳枪作为战争兵器之一已经占据了牢固的地位。
而火绳枪传进日本才仅仅二十四年这件事,让他们无法隐瞒内心的惊讶。

“仅仅二十四年就传遍日本的理由,是因为在短时间里经由复数的匠人之手扩散火枪的制作工艺。我是这么认为的,棉花和火枪不同,是难以用作军资的物品,所以在日本传播开来会需要不少时间。

“···原来如此,所以才会请求同盟的三河国共同栽培。那么我还有一个疑问。”

“疑问,请问是什么?”

包着头巾的男子深呼吸一口气以后,看着静子说。

“从中我没有看出您得到了什么好处。仅从这份资料来说,棉花将来会和丝绸、麻布占据同等的地位。既然如此,在自己国内独占生产才是正常的想法。为何要越过这一步要求和我国共同栽培。”

“···理由有几个。一是作为一揆众的对应之策。一是减少儿童的死亡率。一是因为有扩大栽培土地的必要。”

“可以的话还请您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是要扩大栽培的土地,和字面意思一样。毕竟可以作为衣服的材料,这也是很自然的。”

“······”

“然后是降低孩童的死亡率这件事。棉花制作的衣物有着冬暖夏凉的优点。除了战争以外,百姓的死因大都是饥饿、疾病和严寒。其中,如果能大量生产贴身的棉花的话,就可以保护人的身体。”

古今东西,因为严寒导致死亡是在自然不过的事。尤其是对于体弱的婴儿来说,每年都会因为疫病和严寒造成大量的死亡。
曾经也发生过因为突发的寒流,导致难民营中的三十名儿童全部死亡的不幸事件。
不仅仅是普通的百姓,日俄战争前夕也有超过二百名军人在耐寒训练中死亡。而日俄战争中更是有超过两千人是被活活冻死。
寒冷就是能让人有着如此的切身体会的自然威胁。

“最后是一揆众的对策···人只要没有了衣食住上面的不自由,就会产生向往理解的内心的余裕。维持这个状态,百姓生活安定以后,自然就不会发生一揆众了。”

“为何这么想呢?”

“因为会不想失去。家、衣物、粮食····一揆没有愚蠢到会放弃这些。比起起义还是选择更平和的方式和上面对话,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更有建设性的。不过,百姓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问题的根源也就并不只是这些了。”

恶劣的劳动环境也是一种金字塔等级制度的长屋。人类比想象中的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
而日本人有尤其有着一种一旦得到了安定的环境,就很难思变的特质。

“给与百姓衣食住是最确实的方法,不过同时也是最难的方法。”

“(····想法并不坏)原来如此···您的观点中作为一揆众的对策,首先需要建立大量生产棉花的环境,没错吧。我明白了,非常感谢。”

对静子的说明,包头巾的男子说出了别有深意的话语。


结果,因为静子不是一点点的,而是一次性大量的将情报和盘托出,导致三河侧的警戒心增强,会谈也在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的情况下结束了。
即使如此,双方还是同意继续推进共同栽培这件事,双方共同派遣人手搭建集落。
考虑到多余的动作可能导致事态恶化,静子也没在做什么显眼的举动,严肃的推进这作业。
因为第一印象的原因,三河方面对静子提高了警戒。不过其中的忠胜还是一如既往,从静子那儿得到饭团和渍萝卜以后非常的开心。
而康政和正重这是惊呆了的,对他粗神经的冒死举动在不好的意义上感到震惊。
就在这样一小部分轻率乐观和绝大部分紧张严肃的状态中,棉花的共同栽培推进着。

过了一段时间,来到了三月下旬,静子从小屋里取出了某样东西。
那是非常臭的,即使用厚厚的手帕捂住口鼻也能感受到其臭味的东西。

(嗯——终于结束了。三年等待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可得好好判断一下)

从恶臭的山里面收集了一定的材料以后,静子花费了好几天的事件开始提炼。
提炼结束的早上,森可成来访了。

“收到了那个东西完成的报告,遗憾的是大人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所以就让我来了。“

“调和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无奈这是初次尝试“

“哈哈哈···失败的时候就做好承受大人的铁拳的觉悟吧。“

听了静子的话以后,森可成发出了爽朗的笑声。但静子的心情却是越发的忐忑了。

静子捂着胃,等待着调和的结束。

(嗯···,毕竟是硝石的初次调和,还是希望能够成功呀)

她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堆积出来的硝石山,在旁人看来不过是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山。但按照一定的顺序作业的话,就可以从中得到硝石。
原本是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但采取本身三年的时间也足够了。但这些只是理论上来说。
然后硝石调和出来的便是黑色火药。如果能够自产硝石的话,织田军将会远胜于其他国家的军队。
因为这层缘故,原本预计是信长亲自过来检视的,但近江方面有急事无法抽身,这才让他的左右手的森可成代替前来。

等了一会儿以后黑色火药的调和结束了,五名拿着火绳枪的足轻并排站在森可成面前。
他们深深鞠躬以后,按照事先决定的顺序排列。火绳枪的射击中,熟练者大约三十秒,一般人平均是一分钟。
大约一分钟后,做好射击姿态的足轻中的一人扣动了扳机。瞬间,铅球从火绳枪中爆射出去。
这是静子硝石调和成功的证据,如同证明这一次并非侥幸一般,剩下的火绳枪依次喷出火花。
合计二十发的子弹全部射击完毕,并且没有一发是哑炮。

“成功了呢”

看着满足的点头的森可成,静子感觉肩上的重担终于放下了,轻轻地吐了口气。


四月上旬,静子认真的做着农田的工作,而且是远超去年的认真。
目前为止带来了大量工作的静子之所以现在让百姓们抓紧做农活是有原因的。

静子不久前献上了花费数年生产的硝石,重量竟然有200千克之重。
火绳枪射击需要的火药大约在三到五克。但和微量的火药需求不同,射击一次需要的费用相当于现代的600日元。
黑色火药是硝石(酸化剂)和硫磺、木炭(可燃物)的混合物。其中的硝石因为本土没有产出只能依靠南蛮进口,运输费也是格外的昂贵。
能够自立生产火药中不可或缺的硝石的意义是无比巨大的。大大降低了过去调配硝石需要的军资和费用对外界的依存所带来的风险,而有充足的弹药也意味着可以通过实地训练不断提高士兵的熟练度。


另一方面的盐的增产也大获成功。是比现在使用的(入滨式盐田)的好几倍的效率,而工艺上不需要特别数量的工人也是大获好评。
过去的入滨式乍看虽然简单,但其实是相当的重劳动,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手,对工人的技能要求也很高。
和【取潮(汲取海水)三年,晒盐十年】这一说法一样,从收集海水到均匀的将海水撒到盐田里都需要非常高的技巧。
与之相对的,流下式盐田将以前依靠人力的重劳动改用太阳和风力取代。以前提取浓海水的工作改为了让海水一个劲向下流然后由太阳和风来干燥的做法。
只要有合理的设计和完善的设备,实现全年无休的采盐也不是梦。
不需要均匀的撒海水,也不需要搬运沉重的砂土,职人们也得以从重劳动中解放出来。
就好像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方法是高效的一样,静子将大量的盐和硝石献了上去。

生产了大量的人工硝石。一个月就生产了大量的盐巴,甚至还远超了旧式盐田的产量。
不仅献上了重要的军事物资,而且还构筑了能够定期生产这些物质的环境,静子的功劳可谓极大。
信长心情大好的询问她想要什么奖励,对此静子回答到。

“广阔的土地和····作农活的时间。“

听了她的要求,信长和他的部下们脑袋一下子都懵圈了。问她想要什么奖励,没想到居然是作农活的时间。
不要金钱和名誉或是其他,一瞬间,在场的人们都没能理解她的想法。
听完并稍事思考以后,信长用比平常温柔好几倍的声音询问她的真实想法。
得到的答复是因为最近的各种工作,让自己累积了大量的压力,整个人都变得沮丧起来。。
而让自己从沮丧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唯一办法就是让自己专心致志的从事农活。
这是她从出生到现在的生活中得到的解决办法。
但是现状却是被安排了许多平常工作以外的大量工作,因此积累了大量不必要的压力。
所以为了让自己从中解放出来,需要一个能让自己专心农活的环境。
听完以后,信长露出了一副有些过意不去的表情。

“···抱歉“

刚出口,话便被吞了回去。

静子现在将不是特别重要的延后也不会产生问题的工作推开,充分的享受着自己的农活。
沾满泥水又被汗水浸湿的她的脸上露出了之前从未显露过的满足。
“闪闪发光呢”
“闪闪发光呢”
“闪闪发光呀”
远远眺望着静子的庆次、才藏、长可三人说到。

“不觉得闪耀过头了吗”

“毕竟静子大人是有着我们不同的感性的人物呀”

“单是得到空闲就非常满足了,应该是我的错觉吧”

带着各种各样的思虑,远远眺望着静子的秀吉、竹中半兵卫和森可成三人说着。
但静子完全没有在意他们,而是埋头于工作中。

短短几天的时间,静子就结束了对自己专用农地的耕作。之后她依次做着垄土、播种等作业。
从现代带来的两种米也开始了栽培,但种子不多,加起来也只有4公顷。
从附带过来的证明书和说明书上得知,一种是对尾张等中部地区限定的稻瘟病有较强耐性的,虽然是有机栽培但产出能媲美农药栽培的品种。
另一种使用了非常复杂的汉字而且还没有注音,虽然静子没能完全读懂,但明白了它对疾病有着强大的耐性的同时,在严寒酷暑的地方也可以栽培的品种。
收获量是水稻梗(味道很不错的一种米)丰收时的七成,缺点是味道比二级品的ブランド(米的品种)还差。
也就是说是作为其他品种的米欠收的时候,作为备用的品种。
不过,比起前者,静子更喜欢不知道名字的后者。

前者的味道虽然十分美味,但是限定了栽培区域,难以量产。
而后者可以在各个地方栽培,即使是北至北海道,南至鹿儿岛。

寒冷地区的水稻种植本身就伴有相当的困难。
不过也有从中国引进的占城稻可以在降水量少的地方栽培的例子。这种水稻是现在的越南和占婆王国原产的长粒米。对虫害和日晒强,但是弱严寒。
而中国也有着北面南饭的说法,在寒冷地区的北部以加工小麦的面食为主,温暖的南方则以大米为主食。

日本米中耐寒的品种也很少。虽然在寒冷的东北部有种植水稻,但是太平洋侧背山靠水,长期遭受着严寒的侵害。
和平时期的江户时代也有在北海道渡岛半岛种水稻,但是规模也很微妙。
能够在北海道大规模种植水稻是明治以后,为了开发出能够在寒冷地区培育的耐寒水稻,做了许许多多的技术研发。

虽然对于开发耐寒水稻的人们很过意不去,但是量产这个水稻以后就可以拯救许多人的生命,即使背上篡夺者的污名静子也在所不惜。

“···欸?静子别在腰间的竹筒的形状是不是有些奇怪?”

远远观察着静子的竹中半兵卫对她腰间的竹筒感到疑惑。
从外观上来说可以明白是装液体的容器,但是形状实在是奇怪。

“啊啊,那是小静子让木工匠人制作的水筒。你看,我也有一个,像这样打开。”

听了竹中半兵卫的疑问后,庆次从腰间取下同样的东西,将上半部分的部件用手旋转打开。
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放在现代也就是随处可见的便携水杯。不过和现代品不同没有真空保温的功能。在保温效果上要差许多。
虽然用葫芦瓢更容易,但是能够在饮用前确认内容物的意义也是重大的。
也有卫生方面的优点,缺点就是加工耗时,比起通常的竹筒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素材也需要严选。
具体来说,竹材的年龄强度最高的是四到五年的时候,然后需要在水分最低的九到十一月采伐。
当然两年三年也好,其他几节也罢都是可以采伐的。如此严选的原因单纯是这样可以高强度的长期使用。
静子的竹水筒是实验用的最终测试版,选用了三年竹制作而成。伴随着静子一周的农活依旧没有发生需要特别注意的损坏。
不过战斗之类的场合的使用情况还没有实验。

“虽然用瓢箪也可以,但这个也有这个的好处。最好的地方在于可以确认里面的东西···和瓢箪不同,毕竟有可能被放入其他的东西呢。”

好奇的竹中半兵卫从庆次手中接过水筒,研究起构造。
较大的口径让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摄取大量水分,液体以外的东西,饭团之类的说不定也可以放进去。
反过来说,接合部的地方加工看起来会需要不少时间。

“盖子的部分加工起来似乎很复杂“

“好像是。所以制作了叫【旋床】的道具。因为投入了相当的人数,相当大而且很复杂的样子。其他的还有身高测量和体重计之类的种种迷之道具.还完成了木桶蒸馏器什么的东西,似乎要用那个来生产什么,但····”
“嗯···似乎作了些大费周章的东西,不过身高和体重···还是头一次听说。”

“小静子说【技术和道具迟早会被他国知晓。但是即使想要模仿,因为延迟无法立刻得到效果。】记得是···【全国民营养改善计划】来着?”

国民的营养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是在1975年,在那之前,国民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尤其是两大国民疾病的脚气病和结核病。
结核姑且不论,脚气病蔓延的原因是食用不含有维生素b的大米,因此副食也需要好好的摄取。
虽然是题外话,在江户时代以白米文化为主的江户,比起乌冬更流行荞面的原因便是脚气病的影响。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凭经验得知食用荞面有助于脚气病的预防和治疗。

更科学的来说,脚气病是缺乏Vb导致的疾病。多食用富含Vb的荞麦可以缓解B1的不足。

维生素缺乏导致的并发症是十分恐怖的。
Va的缺乏会导致夜盲症。
Vb1缺乏会导致脚气病、韦尼克脑病、高丙酮酸血症。B2的缺乏会导致口腔炎、溢脂性皮炎。B6的缺乏会导致贫血、舌炎。B12会导致末梢神经炎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症。
VC的缺乏会导致坏血病。
VD是软骨症。
VE是失立失歩,等等,不胜枚举。
不管是谁都会对之闻风丧胆。

“全国民营养计划嘛。还是老样子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是这样没错,木下殿。她所向往的未来不是吾等能够理解的东西。”

说完,森可成和秀吉的嘴角浮现出了小小的微笑。

(大量生产米、大豆等军资。前不久还是先了黑火药原料的硝石的自产。织田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着)

看着静子的竹中半兵卫面带笑容的想到。

(看来天下布武也许不单单只是一个梦想)

评分

参与人数 24轻币 +300 收起 理由
KazehanaMashiro + 20 工作辛苦
into + 10 工作辛苦
hitaaaa + 13 工作辛苦
tuxici + 12 工作辛苦
凉子大神 + 12 工作辛苦
A010707 + 12 工作辛苦
doriskk + 10 工作辛苦
w0919106846s + 15 工作辛苦
wdr550 + 20
chess007 + 11 工作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29 0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