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7|回复: 26
收起左侧

[研究讨论] 我特意写了一个短篇来支持我理解的日轻风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7-1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7-15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故事发生在日本,人物也确实是日本人,但读起来不觉得是日轻,不知道是否因为没有一种译文的味道(汗) 个人觉得日本人为主角讲发生在日本的故事的并不能叫日轻,就算你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服饰和动作都经过考究,但体现出来的民族的性格和价值判断都有很多不同,如果有时间可以看一下《菊与刀》这本书,对于描写日本这个民族很有帮助,影响里,江南的《龙族三》里对一个叫原稚生的日本人的描写就很符合菊与刀里对日本民族性格的阐述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karas0083 + 1 别拿个国产YY来找架吵,多看点日轻再说话.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7-15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心目中的日轻是这种日本人然后还有武士么,
说实话楼主写的不太像是日轻,写的太庄重。
楼主刚上去的一番话吸引了我,结果没怎么仔细看文章,所以就不点评。
不够我觉得其实轻小说的范围很广,而日轻的确不是只有日本人能写的,
而是带有日本特色的,轻小说。
不过,我感觉中国作者写轻小说偏向于日轻很正常,毕竟看某文种的书看多了,
肯定会影响的,而且中国轻小说太少,只能借鉴日本的。
发表于 2014-7-15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非常不错的同人,原汁原味,柳生十兵卫三部曲还是很赞的。

我所怨念的是山田风太郎的大部分作品都没翻译,或者很难找到,比如魔界转生我就只能找到上半部,结果只能看电影版。

其实山田风太郎的忍法帖系列可以说是开了某种轻小说形式的先河(也是后来大部分忍术的主要设定源),只不过后来轻小说这个形式被玩坏了而已。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7-1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karas0083 发表于 2014-7-15 16:14
日本的(轻)小说家一般写着写着,年纪大了,都会去挑战时代(轻)小说领域。就比如冲方丁,宫部美幸什么 ...

的确,轻小说是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随便写个小说然后作者说这是轻小说,那么这个就是轻小说了。
感觉轻小说没有特别的设定,只能自己的感受吧。
还有其实想说一下,,龙族其实挺不错的,和那些国产YY文真心没法比。
发表于 2014-7-15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Zack·Fair 发表于 2014-7-15 15:30
个人观点,故事发生在日本,人物也确实是日本人,但读起来不觉得是日轻,不知道是否因为没有一种译文的味道 ...

日轻究竟要有什么风格我没什么资格评价,但是《菊与刀》这本书真的不行。别的不说,作者本尼迪克特贯彻全书的“武士道”是在江户中期才出现雏形、实际上是伴随着军国主义发展才被定型的东西,楼主描写岛原之乱后的故事如果参考了《菊与刀》那才是真的时代错置。可以说作者在这本书里从未考虑过历史的发展性,而且分析范围狭窄,最终导致把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写成了全部时代的全部日本人。这不仅带有已经被史学界摒弃已久的英雄史观的色彩,更犯了谈论历史的最大忌讳“时代错置”。
我很赞成支仓冻砂对参考资料的严格要求。如果把《菊与刀》奉为圭臬,笔下写出来的恐怕就不是日本人,而是美国人眼中的日本人了。

当然看轻小说的人未必会在意这个就是了。《信奈的野望》是日轻,写的穿越到娘化了的战国,我看其实就是穿越到光荣的游戏里去了,但人家写的还算有意思啊。什么民族性、价值判断,恐怕在历史小说中都不那么重要(因为人的个性不应该被所谓的民族性拘束),轻小说就更无所谓了。
发表于 2014-7-1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8610853 于 2014-7-15 23:07 编辑

我来顶一下。
的确很多人都会想挑战历史小说,特别是挑战宏大叙事的历史小说。
写出宏大叙事对一个小说家来说诱惑是极大的。我们不难理解一些作家会有这样的追求。
但是在后现代社会中宏大叙事必定会被解构。
上面说的《信奈的野望》就是解构历史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如说恋姬无双等等,甚至所有的有历史元素的轻小说都是典型的解构。
但是,请不要误解这是在正面评价这些小说。
即使是宏大叙事的历史小说,在后现代中也不会消失,只是,他们不在作为一个宏大叙事而存在。
而是成为了一个小叙事。历史小说还会继续存在,不过,是从一元变成了多元中的一个,和以往一般地消费历史小说的人也会存在,但是这种消费方式不再是权威,历史小说被娱乐般地,游戏般地,甚至是轻小说般地消费,完全可以。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用民族主义来区分轻小说,更是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我们要警惕的是,民族主义在今天依然有着很强的煽动性。某个楼主就是利用了这种民族主义的煽动性。不过,所幸的是,在轻国,明眼人还是占多数的。

关于角川大赛的选稿,之前看了一个写手的博客,就博主和一些参赛的小伙伴的经验和成果、交流来看,选材必须在中国背景下啊,必须有中国元素之类的臆测更本就是不存在的。
顺便讲讲一楼……就是个走入了文化论陷阱的典型。菊与刀那种是典型的刻板印象。
这种刻板印象在轻小说中也很严重。
注意,我说的不是轻小说中人物很刻板,而是很多读轻小说的人产生了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的生成和文化论的陷阱非常接近。简单的说,就是偷懒。习惯于从事物中抽出一般性,忽视差异,希望得出一个一劳永逸的解答,而这种标签、刻板印象又反过来影响阅读体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差异先于一般。如果有人想要改变轻小说所谓的“人物刻板”的现状,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将德里达的这个理念放入脑中。而不是去用自己只不过读了几百本的经验去臆测整个业界。
发表于 2014-7-1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给LZ的小说赞一个,如果是为了讨论关于日轻的问题特意写了这个的话那么再赞一个
关于日轻风的几个帖子我也都关注了,非常令人头疼的是许多讨论者对于什么是日轻风格看法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在战特有名词,有的人在战翻译腔,这就完全没法说了
就我个人看各种轻小说的经验来说,日式轻小说风格应该具备这三点:
1.娱乐性,绝大部分我看的轻小说都不是为了揭露社会现状/幻想未来/抒情等传统文学目的而写的,实际上轻小说几乎都是娱乐小说,我并不是说轻小说都是喜剧,只是它们相比起深刻内涵,更加注重能否给读者带来刺激而已。
2.门槛低,至少就我而言,轻小说所表现的平均写作水平低于传统形式的小说,不过这点网络小说也一样而且可能更低。这个大概是科学技术和传播方式的锅。
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故事有日本风格,(事实上如果仅是符合以上两点一大堆小说都得中枪)这个不是指故事背景跟日本有关这种,而是整个故事所表现出的三观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社会习惯类似,就好比左宗棠鸡这种油炸食品即使顶个中国名字也不能算中餐。当然具体什么样才能算是日本人的思考方式我也说不准。
发表于 2014-7-1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给LZ的小说赞一个,如果是为了讨论关于日轻的问题特意写了这个的话那么再赞一个
关于日轻风的几个帖子我也都关注了,非常令人头疼的是许多讨论者对于什么是日轻风格看法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在战特有名词,有的人在战翻译腔,这就完全没法说了
就我个人看各种轻小说的经验来说,日式轻小说风格应该具备这三点:
1.娱乐性,绝大部分我看的轻小说都不是为了揭露社会现状/幻想未来/抒情等传统文学目的而写的,实际上轻小说几乎都是娱乐小说,我并不是说轻小说都是喜剧,只是它们相比起深刻内涵,更加注重能否给读者带来刺激而已。
2.门槛低,至少就我而言,轻小说所表现的平均写作水平低于传统形式的小说,不过这点网络小说也一样而且可能更低。这个大概是科学技术和传播方式的锅。
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故事有日本风格,(事实上如果仅是符合以上两点一大堆小说都得中枪)这个不是指故事背景跟日本有关这种,而是整个故事所表现出的三观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社会习惯类似,就好比左宗棠鸡这种油炸食品即使顶个中国名字也不能算中餐。当然具体什么样才能算是日本人的思考方式我也说不准。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karas0083 + 1 嘛,这里人少,不一定被发现,发现了也就是.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7-15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LZ只听得进好话是么,我也没说LZ写的不好,明明强调是个人感受有必要人身攻击么。就跟看漫画,说不喜欢这种画风一样,这种是不是日轻的主观感受有必要这么认真么,本来轻小说的判断就模糊,宫部美幸我也读过,但LZ所谓广义轻小说的定义是多广。
  而且这种看见是国产就不屑一顾的态度,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虽然楼上说了《菊与刀》对日本的理解是片面的,但国家不同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有难以模仿的东西存在的,楼主写的固然好,作为一篇短篇确实是佳作,但为什么要执着于什么日轻风。
  而且我认为我说的并非什么民族主义,文化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春上村树大部分作品的译者林少华先生也也曾说过翻译出来的与原文要表达的还是有很大差异。如果说我对日轻的理解有误,不是日本风格的轻小说,而是以日本为背景的轻小说,那LZ的文章是一篇很不错的轻小说
  我没有能力像9楼那样用各种专业化的语言来反驳,
  但小说这种东西读来感觉是什么风格就是什么风格,不像就是不像,亦有我对所谓日轻持不同理解的缘故。但楼主说的话是在令人恶心
发表于 2014-7-15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ack·Fair 于 2014-7-15 23:50 编辑

  对于看到国产就喷的人,我不知道是什么心态,龙族作为类型文学 过于商业化,但是不得不说江南的考据的确实全面。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7-1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轻小说的定义比较模糊,有人甚至把平安时代的名著《源氏物语》也算在轻小说的范围里,不过这样的话那么《平家物语》是不是也算呢?
感觉楼主的短篇像是日本江户时代大家随便拔刀乱砍的混乱时期,场景描写比较细致,不过既然想向日本人那里靠拢,可以把文字在写得凄美一点(个人对日本文学的看法)。
还有一点,我觉得《龙族》并不是那种普通的YY网文,它的可读性还是蛮强的。还有楼主关于国轻的看法,毕竟国轻出现的时间还不算长,还处于模仿阶段,有一些弊病,但是没有一种事物是一出现就是完美的。就像一个小孩如果刚出生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么就只能是释迦摩尼了。希望楼主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国轻。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7-16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karas0083 发表于 2014-7-16 11:59
国产网文可不可读或者你自己喜欢读,都是你的事,跳出来对别人说某个国产网文才是日轻风,言下之意教训别 ...

我并没有教训的意思,也没有说哪一个国产网文是日轻风。我只是对于楼的短篇以及楼主对于国轻的看法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如果是语言上面有所冒犯的话还请包涵。
我的意思是国轻作为一个刚出现不久的文体,还处于一种模仿的阶段,模仿的对象则是现在相对成熟的日轻。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我的意思是希望楼主能够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一新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给出一定的建议来促进其发展,难道看到我们国家出现同样以细致饱满的内容吸引人的轻小说会让人不高兴吗?
如有不当还请指正。

发表于 2014-7-16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inaba 发表于 2014-7-15 18:13
日轻究竟要有什么风格我没什么资格评价,但是《菊与刀》这本书真的不行。别的不说,作者本尼迪克特贯彻全 ...

我不太赞同您的观点。关于《菊与刀》,我们无法否认其学术价值。本尼迪克特女士在二战末期以较短时间靠研究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游记﹑日本自己的文学作品和电影还有缴获的日军士兵日记等二手资料写出这种有着十分明显的针对的带有报告文学性质的社会学著作已属不易。况且《菊与刀》一书中已经抓住了日本人民族性的关键点:日本民族根深蒂固的精神传统和“仁”的这一与我们的文化相关却有不同关键观念。

关于武士道,我认为您的看法出现了关键性的错误。我求教了一下百度和维基,得到如下观点: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神道教的信念基础就是不分是非。因而武士道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
这就充分说明武士道在日本有着悠久历史,并且已经可以视为其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而关于二战时日本的军国主义,则是将武士道作为让士兵成为战争机器的一种手段。应该说是军国主义借鉴了武士道精神,而不是军国主义造就了武士道精神。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3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